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0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6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社区建设中重铸社会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社区建设既是对经济转轨、体制改革的现实回应,也是现代性的全球化浪潮多层渗透下的实践选择.当前我国社区建设面临两个基本问题:转变旧有的"单位意识",重构与社区建设相适应的社区意识和社会认同;完善社区建设的配套组织和制度安排,营造和谐的日常生活世界,为社会成员的"家园感"与"社会感"、"地方感"与"全球感"的联结与平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2.
梁燕城(以下简称“梁”):就语言的共同性而言,人类是会使用语言的,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也在于人类会使用语言。这曾经引起过很有趣的讨论。柏拉图曾说过,人类是一种没有羽毛的、用两条腿走路的生物。这就像是一只被拔掉了毛的鸡,是仅从外在来定义人的属性,不完全准确。  相似文献   
73.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的角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在传统的修辞学中,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然而在新生的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并且被认为是一种很重要的认知工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在表达抽象的情感中,隐喻无处不在。文章通过研究英语和汉语中大量的"爱"的隐喻,发现由于人类共同的生活经历,认知上和语言上的共同性,英语和汉语中有很多关于"爱"的共同的隐喻。然而,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也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74.
论社会建设经由社区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区发展实质上是人们为应对生活共同体中诸多共同性问题而实施的互助合作的集体行动.选择社会发展经由社区发展.直接原因是总结工业化社会经验,根本原因是社会功能性结构合理分化,社区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现实原因.随着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我国也选择了社会建设经由社区建设,社区建设经由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5.
中美高校德育共同性与特殊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美高校德育的共同性在于:都有德育目标;德育课程;理论实践结合途径;兼顾身心健康。中美德育的特殊性在于:德育目标内容的社会制度差异;课程的自主决定与统一规划;教师从生活“具像”入手与从理论“系统”入手;课外指导的成熟全面与刚起步且涉及面窄,借助生活乃至宗教“渗透”与借助党团组织实施。美国高校德育模式的强可操性;民主、自由、个性独立自我完善公民基本素质培养的注重;对德育模式跨学科研究与多元化性的鼓励;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效结合;中国高校德育可从中汲取良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6.
在长期的编辑实践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作者在来稿中出现一些带有共同性、普遍性的问题。现就这些问题提出如下要求,请作者在投稿时参照执行。1.摘要的撰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对摘要的定义、类型、要素以及撰写文摘的注意事项等都有详细的说明。但我们收到的稿件中相当一部分摘要书写不规范,摘而不要、摘而  相似文献   
77.
中国“固有民法”是近代以罗马私法为参照产生的概念,其所对应的内容是中国古代有关婚姻、家庭等身份关系和商品交易等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中国“固有民法”和罗马私法在表达形态上存在着明显差异,罗马私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体系化的民法典形式,并为后世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提供了理想模本.而多层次的中国“固有民法”以成文法典中零散的相关民事规定、民事习惯为主要表现形态.中国“固有民法”与罗马私法用不同的民法表现形态追求着“诚信”等相同的法律理念.近代以来,中国继受了以罗法私法为源头的德国民法典的表现形态.对中国“固有民法”和罗马私法两者之间差异性、相同性以及融合性的研究,其目的是寻找中国近代以来继受德国民法的本土资源,以期为当下中国民法体系的完善提供中西比较视野的逻辑支持.  相似文献   
78.
79.
共通性与共同性——从中国哲学看人的超越性存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普遍性是哲学和科学共同关心的问题。但是,哲学与科学所追求的“普遍性”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哲学的普遍性,其显性的特征是“通”,可以用“共通性”这个概念来表征它;科学的普遍性,其显性的特征是“同”,可以用“共同性”这个概念来表征它。“通”的意义是,成就差异以达成沟通,经由充分的个性化而构成一“共通性”的境域。这个“通”的精神,表现了人类存在原初的生命情态。这人类存在原初生命情态的“共通性”之概念哲理表现,为哲学;形象表现,为艺术;由仪式、功夫、仪轨而引向精神修炼,达到存在转变中的生命实现,为宗教。中国传统哲学始终一贯地坚持了此一“通”的精神,这使它能够代替宗教构成中国文化的超越性价值基础。关注和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哲学这种“通以显体”的精神,对未来世界哲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0.
黎冲森 《经理人》2011,(4):40-43
到二三线市场去!这是汽车企业共同吹响的号角。 但作为新主场的二三线市场并不同于一线市场,尽管操作这个市场与运作一线市场有共同性,但其差异性更大,因此原来在一线市场运用娴熟的战略和策略并不完全适用于新主场。转战新主场,这就要求汽车企业向纵深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