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78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23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经济政策对实际经济能产生复杂的动态效果,可以通过分析此政策的短期总效应以及长期的自发效应来研究和度量,前者通过测量受政策影响的经济变量超出预期趋势的变化来衡量,后者则通过政策作用于经济的传导机制及其表现来研究政策的某些独立效应,从而估计或者测算某现实政策的长期效应.借鉴事件研究的基本思想,可以建立一种经济政策效应测算的新方法.通过政策(事件)的实际实施来决定效应测算研究的时间起始点,并排除其他事件的干扰,重视“政策”与“统计数据变化”之间的因果联系,因此,该方法适于对政策效应进行事前评估和事后检验.正文建立了相关理论模型,并采用此方法实证分析了吉林省国农业内支持政策对农村内需的拉动效应.  相似文献   
72.
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我国政府实施了以4万亿元一揽子计划为代表的经济刺激方案,在该方案的促进下,我国实现了"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的目标。但由于我国居民整体消费需求不足,全球经济走势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国际贸易环境有可能恶化。因此,现阶段进一步扩大内需仍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在进一步扩大内需的过程中,因为税收政策具有刚性和政治敏感性的特征,且我国大规模减税难度增加,所以减税政策不应成为进一步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中的主要政策工具,税收政策的运作空间应着重于长期性的税制改革、优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73.
要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作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着力实施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4.
《领导决策信息》2008,(50):24-25
项目背景与动因成都发放消费券赢得全国喝彩国家强力拉动内需的政策导向确定之后,各地纷纷探索研究具体的措施。12月12日,成都市政府宣布动用财政资金约3700万元向全市37万城乡低保、五保及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消费券,在各区(市)县消费券招标  相似文献   
75.
近来,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对于消费券的讨论犹如山洪袭来,铺天盖地。各种观点、各种声音,共同表达了对消费券问题的关注,以及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拟运用经济学和金融学原理,从正负两面,对消费券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6.
陈建民 《决策》2009,(2):46-48
对于发放消费券,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认为,消费不足导致企业开工不足,开工不足导致员工失业,失业导致消费能力低下,解决这个恶性循环的根本出路是拉动内需。拉动经济,眼前靠投资,长远来看还是要靠消费。  相似文献   
77.
曹世中 《经理人》2012,(4):30-31
2012年“两会”刚刚落下帷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提交的政府工作报告提纲挈领,直面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厘清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体现了本届政府的务实精神和执政风格。  相似文献   
78.
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严重得冲击,当然,我国的经济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对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应对,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把"扩内需"作为应对危机的根本。但是,有效的扩大内需并非一日之功,所以我们还要稳定外需并积极地争取外需,正确处理好当前内需和外需的关系。  相似文献   
79.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更是著名的政治家。宋神宗时,有一年他在杭州做官,主管江苏、浙江一带的地方行政。  相似文献   
80.
中国缓速经济的表象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宏观经济进行观察和分析,提出了中国缓速经济的新命题.从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货币流动性、进出口、国家财政收入能力等表象,判断现实存在的缓速经济趋势,指出资源环境基础与经济增长矛盾,保持经济高增长的内生性能量逐渐衰退,全球金融危机蔓延,中国经济周期性下降等是形成缓速经济的主要原因;指出我国应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刺激居民最终消费,扩大有效内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