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0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1175篇
劳动科学   65篇
民族学   43篇
人才学   200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907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81篇
综合类   2057篇
社会学   318篇
统计学   2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329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598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诗歌创作论是苏轼诗歌理论创造的精华。其中“有为而作”的真实涵义,表明了苏轼创作视野的开阔,与其散文创作中的“文以述志”说相辉映;他关于诗歌创作中审美态度的见解,更是空谷足音,这主要得力于其创作实践,也与庄子的影响分不开,。其“博观”说重积累,重厚积薄发,亦具开创性。其审美创造的方法论,充满深刻的辩证法,又以创新为着眼点,因而精见迭出。在语言运用方面,则提出了“街谈市语,皆可入诗’的卓越见解,突破了历来重雅轻俗的传统偏见。从总体看,并以诗论史为参照,我们便会发现,自成一家体系、十分重视美的创造、注重实践性这三者,构成了东坡诗歌创作论的特色  相似文献   
62.
走向“被看”的美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传统美学走向当代形态、经历了多方面的变化的进展中,“看”的美学有着走向“被看”的因素,且经历一个由沉沦到解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63.
供应链中厂家与商家是一种合作竞争关系.本文从最大利润化的销售问题人手,在追求厂商供应链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建立了厂商供应链的利润模型.基于该模型,确定了联盟及厂商均可增加利润的分享方案,提出了基于分享方案而实行非固定的整段返利的数学表达式,且对整段返利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4.
《经理人》2005,(11):106-106
一、需求创造:需求可以通过企业的努力扩大和创造,这就要求企业明确需求的可创造性,发现、创造、提供价值。二、目标诉求: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要与目标市场相适应,找准目标市场的诉求点,制定目标人群能接受的价格和渠道,采用他们普遍欢迎的促销方式和广告媒体。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九龙坡区致力于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由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由工业人区向工业强区转变,取得了初步成效。2003年,区域生产总值位居全市第一;区域工业总产值330.35亿元,增加值74.73亿元;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7户.实现利润7.29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10.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9.76亿元,占全市的1/5强;第二产业税收完成19.25亿元,就业人数达25万余人。  相似文献   
66.
随着国家取消板坯等钢铁初级产品出口退税,钢材价格一路下滑,而同期钢铁原燃料价格居高不下,强力挤压着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钢铁企业要在这一“夹缝”中生存,必须重新审视帮定位现代营销新思维,重视和加缓客户关系管理,提升自身竞争力,谋求差异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7.
铁路多元经济发展战略应当定位为发展中小企业。从本质上讲,任何企业不分大小,都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68.
<正> 作为一种资源,客房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所有者的不唯一性和可变更性。因此,企业要提高这种资源的收益率,可供选择的途径是——  相似文献   
69.
70.
中国的工厂在制造一切,但是产品利润从制造向创造的转移,让中国企业在代工环节的获益微乎其微。这是中国制造目前所面临的困境。那么,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大势下,中国制造如何升级,过渡到中国创造?是什么制约了中国创造?中国创造如何结合自身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