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9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2篇 |
丛书文集 | 33篇 |
理论方法论 | 6篇 |
综合类 | 70篇 |
社会学 | 11篇 |
统计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01.
“良意”、“良情”、“良知”之统一——康德“良心”概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心这一范畴在康德的道德学中有多重含义。在康德原著中,良心一词有两种德文表达形式:das gute Herz和das Gewissen。在康德看来,Das gute Herz是任意(Willkr)将道德法则接纳入自己的准则之中的能力;das Gewissen既是一种义务意识,同时也是一种针对自身的道德判断力。实际上,良心概念在康德那里是"良意"、"良情"、"良知"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102.
课堂突发事件常被视为中断教学进程的干扰,令教师避之不及。实际上,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生活意料之外的遭遇,它具有磨练职业心态、激发教学反思、促进自我实现等作用。教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过程,可视为非连续性教育的过程。这种非连续性教育具有不确定性、非连续性、转折性、排他性等特征,需经过遭遇、震惊、反思、领悟四个阶段。要充分发挥课堂突发事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就需要教师提高认识,拓宽视野,提升专业判断力。 相似文献
103.
感性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的哲学概念。在传统的本体———认识论哲学体系中,它标识着主体的认知能力;而在当代的实践存在论哲学基础上,它却意指生命现实之当下直接的存在方式;以感性为基本特征的实践构成了现代哲学的存在论基础。这一由认识论层面的认知机能向本体论概念的转变,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4.
在康德认识论中无法解决的“判断力难题”,即判断力只是知性的一种的应用能力,而没有自己独立的立法领域,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通过将反思判断力从知性中分离出来从而论证了判断力的独立立法地位,并且将反思判断力的先天立法原则赋予了审美能力,从而确保了美学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5.
张载《西铭》中"天地之塞,吾其体"与"天地之帅,吾其性"互文为用,说体已赅性,说性已赅体。这样,"天地之塞"与"天地之帅"也可互释,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气"与"志"的关系。"天地之塞"所塞已经不是张载那里的形而下的气,而是张载所谈的形而上的气,它的最高状态是一种浩然之气,已经具有精神属性。由此可知,张载这里的气具有朱子那里的气所没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6.
107.
《判断力批判》是康德完善其整个批判哲学的中介性环节。通过对反思判断力及其先验原则的论证,康德弥合了在前两大批判中分裂了的自然领域与自由领域,使得由自然到自由的过渡成为可能。同时,对鉴赏判断作为先天综合判断的论证也使得康德的整个哲学体系呈现出完整性和对称性。 相似文献
108.
张添翼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8):95-102
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世界乱象频仍,在极权主义的威压之下,公共社会日渐消弭。现代人精神生活层面出现的危机,最终演变成迎合纳粹暴行的平庸之恶。深鉴于此,阿伦特晚年从政治理论转向到哲学观研究,她借鉴了苏格拉底前政治的思维方式,并以康德批判哲学为理论框架,着重分析了从思维、意志到判断的理论线索。阿伦特的哲学观可以概括为一种政治美学:政治的美学性,意味着将人之为人、共同体之为共同体的完美理念,落实为可预期可实践的世界图景;人的判断力,是将完美人性与理想政制合二为一的独特官能,它能使公民在积极行动的同时坚守良知。 相似文献
109.
110.
从马克思的“意识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看人工智能的意识问题,尽管尚不能否定存在着客观上制造出具有意识功能的人工智能的可能性,但考虑到人类的任何一种创造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而人类并无创造出一种独立于人脑的具有意识的人工智能之需要,则在总体上看,创造出具有意识的人工智能在极大的概率上不会成为现实。而通过相对易行的“人机融合”方式而改进人脑之能力,可能是人工智能发展之最具现实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