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9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2篇 |
丛书文集 | 33篇 |
理论方法论 | 6篇 |
综合类 | 70篇 |
社会学 | 11篇 |
统计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判断力批判》中 ,康德把人理解为“完整的生命” ,并由此出发把人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通过审美判断联结起来。在审美鉴赏中 ,“事物自身”向鉴赏者“显现”出“自己”的意义 ,鉴赏者在“现象”中“看”到“本质” ,从经验中的“有”中“看”到了“无” ,召唤那个“无—本体—事物自身”到我们面前来。“无—非存在”并非人主观强加给“自然”的 ,“世界”作为“整体”存在于“作为整体的自然”之中 ,世界有一个“无”“在”。哲学正是在“整体”尚未“完成”时 ,“看”到了“整体” ,提前进入“整体”。“整体论”可以理解为哲学的目的论 ,它使世界万物有始有终 ,有“自己”。“理性”将“自然”作为人们“生活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使它不仅仅是我们的工具 ,而且将其“评鉴”为“事物自己”。“自己”就是“自由” ,“自由”的意义只向“人”“开显”。人必须是理性者 ,是自由者 ,是目的 相似文献
92.
工作之余和几个从事编辑行当的同事闲聊,说起应挤出时间来重读经典,修复一下判断力。有了这一共识,回到家翻出了还是20多年前看过的《红楼梦》重读,谁知竟让我读出点问题来,围绕着问题做了点功课,于是就有了以下这篇文字。 相似文献
93.
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雅文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3):122-124
当前价值观念多元化,不少大学生思想迷惘而混乱。因此,帮助大学生们明辨是非,提高道德判断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是当前高校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的课题。自我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方法之一,是个人在道德修养上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加强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对于克服当前高校不利于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管理模式,如"压制式"管理、"包办式"管理、"片面式"管理等带来的弊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4.
95.
96.
97.
从马克思的“意识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看人工智能的意识问题,尽管尚不能否定存在着客观上制造出具有意识功能的人工智能的可能性,但考虑到人类的任何一种创造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而人类并无创造出一种独立于人脑的具有意识的人工智能之需要,则在总体上看,创造出具有意识的人工智能在极大的概率上不会成为现实。而通过相对易行的“人机融合”方式而改进人脑之能力,可能是人工智能发展之最具现实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98.
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全党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 相似文献
99.
张添翼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8):95-102
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世界乱象频仍,在极权主义的威压之下,公共社会日渐消弭。现代人精神生活层面出现的危机,最终演变成迎合纳粹暴行的平庸之恶。深鉴于此,阿伦特晚年从政治理论转向到哲学观研究,她借鉴了苏格拉底前政治的思维方式,并以康德批判哲学为理论框架,着重分析了从思维、意志到判断的理论线索。阿伦特的哲学观可以概括为一种政治美学:政治的美学性,意味着将人之为人、共同体之为共同体的完美理念,落实为可预期可实践的世界图景;人的判断力,是将完美人性与理想政制合二为一的独特官能,它能使公民在积极行动的同时坚守良知。 相似文献
100.
宋桔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2)
<判断力批判>两处提到了判断与愉悦感的先后关系,出现了看似"矛盾"的表述.以此"矛盾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对"判断""愉悦感"的重新界定,构建了<判断力批判>中内在的审美图式,论证了"判断与愉悦感的先后关系"何以能成为"解读审美判断"的钥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