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9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846篇
劳动科学   677篇
民族学   48篇
人才学   214篇
人口学   423篇
丛书文集   1069篇
理论方法论   201篇
综合类   2051篇
社会学   356篇
统计学   60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392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457篇
  2008年   541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348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61.
162.
文章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入手,以期为理解收入不平等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基尼系数本质上衡量的是结果的不平等,收入所得税等政府政策也侧重对结果不平等的调整,但收入结果的不平等起源于机会的不平等,强化于过程的不平等,最终才表现为结果的不平等.机会不平等、过程不平等和结果不平等对应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需要不同的政策措施.对于机会不平等,政府应着眼于消除户籍制度等对不同人群的制度性歧视,减少我国区域发展水平的差距;推动幼儿和青少年教育与医疗服务的均等化,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的养教环境.对于过程不平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建立对各种所有制员工和不同雇佣关系职工都公平的城乡统一的市场环境,消除劳动力市场中同工不同酬等歧视现象,尤其是取消国家制度和政策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于结果不平等,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在现有个人所得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基础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公平公正的收入调节和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3.
城市化是推动中国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的重要结构性力量,城市不但为农村培养了现代农民,而且为非农产业的发展培养了现代工人和企业家精神,两者的有效结合为农村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和要素支撑。在当前中国城市化迅猛扩张的同时,城乡协同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种新的发展思路,这可以有效避免当前单一发展大城市策略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成本的急速膨胀,还可以激发乡村创新与创业的活力,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提供新契机。  相似文献   
164.
采用对湖北省随州市和黄冈市301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职业务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有相当比例(41.5%)的农村劳动力愿意成为职业农民,当前农村社会并非无人愿意种地,而是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力及其家庭面临“无地可种”的困境。(2)农户生计显著影响其劳动力的职业务农意愿。就生计模式而言,相比于纯非农户,兼业农户中的劳动力更可能选择职业务农;就资源禀赋而言,拥有可代替劳动力的农机具及家庭实际经营耕地面积具有正向刺激作用;就生计状态而言,家庭货币支出压力越大,其劳动力职业务农意愿越强。此外,个体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政府农业补贴力度与个体劳动力职业务农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转入耕地难易程度与个体劳动力职业务农意愿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5.
文章以中国劳动力市场需求非均衡化现象作为分析依据,通过研究目前大学生就业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悖逆和矛盾为突破口,提出强化企业作用、发挥校友优势、实施专业预警机制、加强核心竞争力培养等建议,以实现高校就业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合理对接。  相似文献   
166.
我国国民经济生产中的劳动力投入具有中性指标属性,且随指标数量的变化而发生属性转换。利用数据三分类绩效评价标准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价我国1978—2014年间的宏观经济生产绩效,考察我国劳动力的供求状况,采用定量方式识别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化状况。研究发现,若经济总量较小,人均资本存量较低,劳动力需求相应较少,往往导致劳动力过剩现象,反之则出现劳动力供不应求状况。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宏观经济生产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其中:1978—1994年间为第一阶段,而1995—2014年则为第二阶段。换言之,我国劳动力供给状况在1994年前后出现明显区别,1994年以前表现为供过于求;而1994年以后,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计划生育双重影响下,我国人均资本存量增长迅猛,劳动力供求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而构成国家实施二胎人口政策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67.
失地农户生计策略多样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九江和襄阳两地的失地农户调查数据,刻画失地农户生计策略多样化特征;并利用广义线性模型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生计资本对失地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失地前后农户的生计多样化与收入水平、兼业程度和劳动力流动具有某种关联;2)失地农户实施生计多样化的能力依赖于一定的生计资本,生计资本的提高有助于扩展失地农户实施生计多样化的能力;3)生计多样化虽然是失地农户发展生计的重要途径,但当生计资本超过某个临界点后农户不再将生计多样化作为其最优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8.
本文利用我国省级截面数据实证探究我国工业化水平与“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分布密度的关系,经过数据的筛选和严格的诊断检验,并且在对计量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我们得出结论:我国“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分布密度和工业化水平成正向相关的关系,工业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其“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密度越高,反之,工业化水平越低,“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密度越低.从实证的角度支持了关于“城市化和工业化是造成我国‘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的猜想和假设.  相似文献   
169.
产品质量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劳动力质量则是企业产品质量提升的要素之一.现有研究用理论模型证明了劳动力质量和产品质量之间的正向关系,并且采用公开统计数据和小范围内的调查数据对此进行了检验.文章采用广东制造业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从制造企业内部视角对企业劳动力质量和产品质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计量结果显示:企业劳动力质量与产品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稳健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0.
理论上提出替代弹性对劳动力价格与水稻播种面积关系的作用机制,并利用江、浙两省2004—2013年水稻播种面积表现出的相异生产轨迹对上述理论推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江苏省劳动力与其它要素替代弹性显著高于浙江省,且每工日劳动力价格上升,江苏省水稻播种面积增加,而浙江省减少。结论证明农业劳动力价格普遍上升时并不意味着粮食播种面积的下降,相反,国家可以因地制宜地推广如农业机械小型化、劳动力替代技术示范与推广等相关政策以增加劳动力要素的可替代性,巩固粮食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