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9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96篇 |
劳动科学 | 9篇 |
民族学 | 36篇 |
人才学 | 44篇 |
人口学 | 13篇 |
丛书文集 | 133篇 |
理论方法论 | 40篇 |
综合类 | 192篇 |
社会学 | 76篇 |
统计学 | 7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57篇 |
2011年 | 68篇 |
2010年 | 71篇 |
2009年 | 69篇 |
2008年 | 93篇 |
2007年 | 50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68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袁明宝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55-64
发达地区农村青年借助区位和工商业发达优势,实现了就地城镇化。但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因为土地利益分配方式、劳动观念、城市化路径以及保护性力量上的差异,塑造出两地农村青年不同的职业选择态度和行为。珠三角地区农村青年更倾向于选择低端就业岗位,重视休闲大于劳动,长三角地区农村青年在职业选择上更加积极主动,注重家庭资源积累和阶层跃升。职业选择上的差异,决定了农村青年能否建立起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系统的有机关联,这也成为影响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农村青年市民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更高层次市民化的实现,需要农村青年发挥人力资本优势,选择高度市场竞争的职业,积累真正的市民化能力。 相似文献
63.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日趋密切,也与贫困息息相关.我国不发达地区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就要开发人力资源,提高贫困地区的整体人口素质.树立以人为本新观念,实施科教脱贫战略、加大教育投资、调整教育结构、普及基础教育、优化人才结构等是不发达地区消除贫困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64.
65.
五年过渡期后我国正式步入后WTO时代。完全的WTO环境下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将会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应当通过推行地区的法治建设应对后WTO时代的挑战。后WTO时代经济发达地区的法治建设主要集中在外贸法律、国内经济法、知识产权保护、争端解决、法律服务及专门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只有全面推进地区法治,适应WTO环境,经济发达地区才能保证持续而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6.
作者首先回顾了跨国移民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并将移民现象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 ,然后考察限制移民的政策产生了什么新情况 ,以及以自由贸易代替移民的对策是否恰当。作者研究了经济自由化的结果能够在何种程度上使人们打消去国离境的意愿。在结束部分 ,他勾勒了移民政策的各种意义。 相似文献
67.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不仅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灵魂和主题,贯穿始终,而且还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战略任务。深刻领会“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扎实推进新时期党建新的伟大工程,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我们贯彻“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三个代表”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旗帜… 相似文献
68.
2013年,世界经济总体走势喜忧参半,全球资本市场迎来阶段性波动,新兴市场面临“钱荒”。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依然处于复苏之中,就业市场持续回暖,消费者购买力相对强势,但欧元区和新兴经济体的情况不容乐观。中国面临外需不足、贸易摩擦增多、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大,以及热钱冲击等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69.
经济全球化与不发达地区大学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不可低估 ,其中对不发达地区的地方性大学的冲击尤为强烈。本文阐述了高等教育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需要确立的“五种意识” ,剖析了在经济全球化冲击下不发达地区的地方性大学日益加剧的“五大矛盾” ,提出了地方性大学主动迎接挑战的“五个对策” ,以求与时俱进 ,在“狭缝”中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70.
试论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既有促进人的本质实现的一面,也有压抑人性的一面,但是科学技术在本质上是非中立的,它先验地适合于统治.技术理性的发展导致了人类理性的分裂和批判理性的泯灭,它成为发达工业社会的基础,并创造了一个特殊的"社会整体利益".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执行了意识形态的功能,成为对人的爱欲本质和批判理性双重压抑的根源,造就了"极权主义社会".要克服科学技术对人性的压抑,必须把科学技术置于理性的指导之下,建立能够实现人的本质的"新科学"、"新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