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00篇
社会学   44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明镜周刊》:有报道说近期哈佛大学被财政问题所困扰,是吗?  相似文献   
112.
2013年4月15日,应美国哈佛大学的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院士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作了题为《剧变中国的建筑传承与创新》的精彩演讲。哈佛大学建筑学系系主任普雷斯顿·斯科特·科恩教授高度评价了本次演讲交流活动。哈佛大学历年来坚持在每个国家遴选最有代表性的1—2位对世界建筑发展贡献卓越的大师前来讲学,何镜堂院士是其近年来邀请的两位中国建筑师之一。何  相似文献   
113.
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根据尼尔森的提议,当时25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形成了一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活动的具体构想,并得到很多学生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4.
女性新闻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to Include Most of China's Schools by 2010 2010年中国大部分学校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According to an eight-year national plan on mental health work (2008-2015),recently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 and 16 other ministries,China plans to incorporate psychological  相似文献   
115.
刘燕敏 《现代交际》2008,(10):17-17
1973年,英国利物浦市一个叫科莱特的青年考入了美国哈佛大学,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是一位18岁的美国小伙子。大学二年级那年,这位小伙子和科莱特商议,一起退学,去开发32BIT财务软件,因为新编教科书中,已解决了进位制路径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116.
这是一场不可思议却真切动人的异国之恋,他的起始身份仅仅是一名小保安,她却是哈佛大学的美丽高材生。一次邂逅,他们相识,相知,后来不可救药地相爱……  相似文献   
117.
骁勇 《山西老年》2008,(12):65-65
奥巴马1961年8月4日出生在美国夏威夷檀香山,父亲是来自肯尼亚的留学生,母亲是堪萨斯州白人。两人在就读夏威夷大学期间相识。由于父亲此后前往哈佛大学求学,奥巴马从小由母亲抚养。奥巴马两岁多时,父母婚姻破裂。6岁时,奥巴马随母亲和继父前往印度尼西亚生活。  相似文献   
118.
哈佛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但在其光环的背后,也有对于本科教学不够重视、通识教育不断调整、教育公平不断完善、校园建设不断扩张、官僚行政不断强化、学术自由遭到干涉、资金短缺、学生不满等问题,建议我国高校要创新办学理念、克服核心刚性、科学借鉴他国经验,更加冷静、客观、坦然地面对现实和谋划未来。  相似文献   
119.
张新 《社区》2012,(15):55
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所有人都在不断地追求幸福。幸福到底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呢?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幸福课的最新发现告诉我们,幸福不仅仅只是一种快乐的感觉,它还可以提高创造力,让人变得更细心,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周全。哈佛大学著名积极心理学家多年研究发现,积极、美好的感受可以促使大脑中  相似文献   
120.
北大学人     
正何怀宏1954年生,祖籍江西清江。曾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1998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兼任中国文化书院导师等。1993-1994年曾到哈佛大学访问,后曾多次到欧美日韩等地访学及去南极考察。主要从事伦理学及人生哲学、社会历史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重要学术著作有:《良心论》(1994)、《世袭社会及其解体》(1996)、《选举社会及其终结》(1998)、《底线伦理》(1998)、《道德、上帝与人》(1999)、《何怀宏自选集》(2000)、《生命与自由》(2001)、《公平的正义》(2002)、《伦理学是什么》(2002)、《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