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9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44篇
管理学   520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39篇
人才学   38篇
人口学   118篇
丛书文集   535篇
理论方法论   140篇
综合类   1990篇
社会学   176篇
统计学   102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调查数据,分别利用分位数回归和分布函数分解的方法,检验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分解比较城乡收入差距中城乡居民禀赋特征构成差异和个体特征回报率差异的相对贡献.根据实证结果可以看到,受教育程度、职业性质等对城乡居民收入有显著影响,禀赋特征构成差异和个体特征回报率差异都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其中城乡居民禀赋特征构成差异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2.
提高城市群土地利用TFP对合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协调好城市群经济发展、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对2003—2016年动态视角下中国城市群土地利用TFP进行测度和时空演变分析,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城市群土地利用TFP变化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看,城市群土地利用TFP年均上升0.7%,城市群土地利用TFP增长由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双核驱动",技术效率的提升主要与纯技术效率提升有关,规模效率是技术效率和土地利用TFP提升的瓶颈约束;从空间维度看,晋中、哈长、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北部湾、成渝、黔中、关中平原和兰西城市群土地利用TFP呈下降趋势,其余城市群土地利用TFP均呈上升趋势,且京津冀、呼包鄂榆、辽中南、长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天山北坡城市群土地利用TFP增长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双核驱动";从影响因素看,人均GDP和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对中国城市群土地利用TFP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城市财政支出占本市GDP的比重和人口密度具有负向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03.
伴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一轮的技术变革使机器对劳动力的替代率不断上升。伴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与劳动适龄人口数的减少,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河南省1979—2016年的相关数据测算出技术进步率与就业增长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探究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动态效应。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河南省的就业总量在短期内(1~2年)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后出现了短暂的负面影响,长期技术进步对就业始终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因此,应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式促进技术进步,从而带动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04.
105.
随着区域合作的深入,区域市场一体化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区域市场一体化如何影响收入不平等仍不甚清晰。以长江中游三省为例,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方法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区域市场一体化、劳动力流动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面板固定效应估计结果表明区域市场一体化、劳动力流动都有助于减小收入差距,并且区域市场一体化通过促进永久性的劳动力流入减小了收入差距;而暂时性的劳动力流入并没有明显改善收入不平等。面板分位数模型可以反映各条件分位点处变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区域市场一体化、劳动力流动减小收入不平等的作用在收入不平等更加严重的地区表现更加明显。稳健性检验表明面板模型分析结果是可信的和稳健的,区域市场一体化通过促进永久性劳动力流入,减小了收入不平等。因此,通过深入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消除行政和体制机制壁垒,改革户籍制度等制度性障碍,促进劳动力的永久性流动,将有助于减小收入不平等程度。另一方面,在不同地区应该采取差异化政策,通过积极参与市场一体化建设和消除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改善收入不平等状况。  相似文献   
106.
房地产业作为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房价影响因素的探讨一直都是国内外的热点话题。该文在研究城市人口密度、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利率对房价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选取了福州市2010—2017年的样本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数据的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可支配人均收入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对房价的正影响随着分位数的增加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即福州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市人口密度,利率的变化并不是福州市房价变动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07.
经济结构是否合理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中国经济结构与中国人类发展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8.
在现今的学校教育中,高中地理教学更重视的是学生的应试教育,这样使高中学生很难正确的理解我们所生存的生活世界,很难学以致用,所以教师如何做到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授予学生,让学生不在只是应试考试的机器就显得更加重要。本篇文章主要论述如何将高中地理教学回归生活实际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9.
110.
基于CHNS数据,采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检验女性婚龄与婚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女性婚龄与婚姻稳定性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效应,加入子女性别、 子女数量以及夫妻共同居住变量也没有显著改变系数结果.因此,修改 《婚姻法》 的法定婚龄在目前看来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