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9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1599篇
劳动科学   436篇
民族学   114篇
人才学   135篇
人口学   220篇
丛书文集   1905篇
理论方法论   439篇
综合类   3173篇
社会学   649篇
统计学   640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652篇
  2013年   639篇
  2012年   653篇
  2011年   869篇
  2010年   838篇
  2009年   846篇
  2008年   826篇
  2007年   605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471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方针。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该也必须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此,重庆金融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决心积极探索提高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有效性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82.
当前,全县上下正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今年整体工作的安排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加快县域工业化,以城带乡加速农村城镇化,以工带农促进农业现代化,为建设“经济强县、生态大县、旅游名县”,实现跨越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而努力奋斗。为政  相似文献   
83.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长期存在的“三农”难题,推进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青羊区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按照中共成都市委的统一部署,以2004年区委一号文件的出台为标志,正式启动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两年来该区始终围绕“城乡同发展、共繁荣”这一目标。坚持以系统论、市场论、民本论的基本理念。破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青羊,取得了明显成效,走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路。  相似文献   
84.
《经理人》2004,(6):8-8
继1999年、2001年和2002年成功举办三届“全球脑库论坛”之后、“2004全球脑库论坛”将于今年9月17日至19日在深圳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85.
23年前,我曾经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过日本国。2003年深冬,我又一次应日本亚太商事有限会社邀请随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日本进行了为期十多天的考察。如今的日本与23年前有什么不同呢?从我们对日本各阶层各界的考察了解的情况来看,已经现代化的日本变化中有不变,不变中又有变化。所谓变,是指日本发展得更快;不变,是指日本人民仍能继承、保持和发  相似文献   
86.
从宏观层次和空间创业视角出发,选取1998—2015年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和农村在创业水平、地区分布、产业和部门分布等方面的差异和动态变化趋势,并探讨了区域特征对城乡创业差异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创业活跃度远超农村,其差距不断扩大,东部城乡创业差距最小,西部差距最大;城乡创业活动在产业和行业的分布特征相似,均是第三产业创业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上,"社会服务业"创业的比重在逐年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对城乡创业率有显著促进作用,是城乡创业差异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7.
通过引入城镇化和城乡“二元”变量,拓展了能源消费分解的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LMDI),将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分解为城镇人口规模、乡村人口规模、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乡村居民收入水平、能源强度、能源供给率、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结构、乡村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和城镇化9大效应,发现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效应对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增加贡献最大,而乡村人口规模效应对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减少贡献最大。通过对中国城镇化与居民生活能源消费耦合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与城镇化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最后,从提高燃气管网覆盖率、加大对节能家电购买的补贴力度、制定和完善居民区建筑节能标准等方面给出减缓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增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8.
89.
生态文明取向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政府管理创新的启示,既体现为"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新思维,也体现为推动"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型,从微观经济领域退出,转向宏观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能定位,还体现在跨行政区域环境治理、各级政府协同共建经济区的尝试中。  相似文献   
90.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之间人口流动对于加速农业化经济向工业化经济和商业化经济的转变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依旧是我国城乡人口流动中的一个重大阻碍,文中对这种阻碍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