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5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78篇
管理学   1005篇
劳动科学   46篇
民族学   195篇
人才学   189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1986篇
理论方法论   374篇
综合类   5134篇
社会学   919篇
统计学   11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303篇
  2014年   737篇
  2013年   582篇
  2012年   701篇
  2011年   709篇
  2010年   660篇
  2009年   706篇
  2008年   776篇
  2007年   621篇
  2006年   449篇
  2005年   431篇
  2004年   366篇
  2003年   326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307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成功塑造了两个叛逆者形象 ,王二与陈清扬的叛逆故事一如他们的罗曼史 ,大胆、机智、别具一格。他们各自鲜明独特的个性 ,是作品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72.
73.
美国女性主义文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权主义在欧美作为一种思想活动和一种政治策略已经有了一段很长的历史。虽然女性主义一开始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立学科,因为它既在现存学科之中,又在现存学科之外,曾一度被称为是只有观点,没有理论和方法的非学术政治。如今,在文化研究和文化社会学的领域,人们对大众文化中的女性形象表现出与日俱增的兴趣,使之成为广泛复苏的女权主义和女权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美国女性主义文化研究在这方面提供了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74.
文学以文字符号传递信息,电视以视觉图像和声音传递信息。二者在传播介质上的不同导致了它们在构思、创作上的整体差异。而这个差异首先表现在构思时的思维方式上。电视以一种区别于文学作品的构思方式──视觉思维进行总体构思和创作。  相似文献   
75.
张恒学 《云梦学刊》2003,24(1):76-79
黑娃是《白鹿原》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作品成功刻画的一个命运大起大落的悲剧形象。这一人物形象的悲剧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混入革命队伍中的丑恶势力对其生命的毁灭;其二,儒教传统对其叛逆性格的消解。  相似文献   
76.
马克·吐温,这位在美国文学史上开一代创作先河的小说家,为后人留下了20多篇不朽佳作.其中,令人惊讶的是:在他全部作品中,两部描写少年历险故事的著作——《汤姆·索耶历险记》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始终处于最突出的位置,并一直被中外学者公推为其代表作.于是我们不得不深思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美国文坛杰出代表人物之一的马克·吐温为什么选择了儿童的角色,而又把他们塑造很空前成功?纵观文学界对马克·吐温作品及其人物形象的有关研究成果和论述,似乎都不能够圆满地答复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7.
本文认为:第一,诗的典型不能归结为诗人自我的典型形象,因为并非所有诗都有诗人自我形象,看不到诗人自我形象的诗,未必不具典型意义;即便部分诗确有诗人自我形象,这类形象在实体性和具体性方面,也不可等同于叙事戏剧作品的典型形象。第二,诗的典型也不能归结为意境,因为就内涵而言,意境主要是一个表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概念,与典型作为表示个性与共性关系的概念是不同的;就外延而言,意境是一个有严格的历史文化规定性,有更多与中国古典诗词相联系的特定概念,与典型作为适用于各类艺术和诗的普泛概念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78.
1912至1936年间,尤其是1920年代,中国现代留日作家小说中塑造了大量个性复杂多样的日本女性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地塑造以日本现实为基础的日本人形象.并占据了日本题材小说创作的主流地位,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79.
随着新世纪审美文化生态和文学创作面貌的逐步展开,质疑和批评之音也逐渐地增多。从“创作症候分析”、到文学中的“国家形象”、乃至“国家文化安全”,各种全局性问难的论题被相继提出,并引起了价值判断和方向指引甚至截然相反的种种讨论。虽然相关讨论各有其意义,但争论本身就已透露出,到底选择何种背景、何种思路,才能对创作现实给予切中肯綮的阐述与评判,才能透彻地把握当今文学的缺陷与弊端,是一个亟待充分关注和深入探究的问题。正是以这种感受和思考为基础,笔者认为,当前的文学创作让人不满意、不满足而又难以透析的关键在于,除某些…  相似文献   
80.
示弱的鬣狗     
清山 《现代交际》2008,(8):44-44
草原上,转角牛羚和瞪羚正在寻觅着营养丰富的嫩草。一只鬣狗鬼鬼祟祟地走了过来。如果换作外表威猛、身体剽悍的狮子和猎豹,这些食草动物们早已吓得闻风而逃了。但鬣狗其貌不扬的样子实在难以引起它们的重视和注意,更让它们不屑的是,这只鬣狗低着脑袋,夹着尾巴,紧缩着身体,步履缓慢,形象猥琐.摆出一副可怜兮兮、俯首帖耳的样子。这些身体健壮、奔跑跳跃力出色的牛羚和瞪羚任由鬣狗在它们的身边走来走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