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144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向我们靠拢,但经济学界在这种新的经济形态的指认方面一开始就出现了理论上的重大缺失:忽视了现代科学技术之外的其他“知识谱系”对知识经济的推动作用,如管理科学和人文科学等。本文试图在探究人文科学的产业价值的起点上,提出“人文经济”的概念和适合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文策略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介绍了静平衡试验新方法的原理,并进行了数学推导,得出七个静平衡试验过程和结果,以及验证用途的结论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33.
论述了在高速的旋转飞行体上安装微波天线和重力加速度计,由地面微波系统发射线极化微波,飞行体上的信号处理系统利用接收到的微波的线极化特性和重力加速度计输出的信号波形,对其飞行状态进行精确识别的技术。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飞行姿态识别快、成本低、体积小、抗过载能力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34.
从《棘心》看苏雪林的道德立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苏雪林长篇自传体小说《棘心》的研究.剖析苏雪林的道德观及其主 场.追溯导致苏雪林文化保守态度的深层心理动因,探讨外在的文化传统如何内化为苏雪林的人 格模式, 并进而决定了她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以及她为人为文的特征。  相似文献   
35.
旺财 《安家》2006,(12):160-161
谁都不会想到,2006年北京地产市场会以如此暴烈的姿态出现,谁都可以预料到,当北京地产上海化之后,其结果会是怎样.  相似文献   
36.
本文论述了鲁迅与时代关系的几个特点,指出鲁迅是在个体生命与世界的深层的和形而上的把握的张力中确立他与历史与现实与未来的关系的。他的文化姿态始终指向我们民族的现代化要求。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守成主义正如文化激进主义一样,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37.
黄波 《领导文萃》2006,(7):110-113
张东荪,这是个当代人已然陌生的名字。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张东荪主要是以“政论家”的身份引领一时风骚,他不但积极输入西方各种社会政治思潮,更以一种“介入”的姿态月旦人物指点江山。这种“介入”的姿态很容易给旁观者两种不同的观感,褒者曰有责任感和事业心,贬者难免要讥其过于热衷不甘寂寞了。张东荪,原名万田,字圣心,自名东荪,1886年生于浙江钱塘县一官宦世家,自幼在父兄的督责之下受过正统儒学的系统训练,十六岁时对佛学产生兴趣,佛家义理的影响贯穿了他的一生。1904年前后,张东荪获得官派留学的资格,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  相似文献   
38.
"平和冲淡"不是直接出于周作人在美学上的自觉追求,而是出于作家对"五四"时期启蒙知识分子"高谈阔论"的话语姿态及其影响的反思.  相似文献   
39.
宋罡 《现代交际》2005,(5):42-42
《孔雀》讲述了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历史,它把那段特殊岁月的故事娓娓道来之后,似乎为第五代导演关于文革记忆的讲述画上了一个暂时的句点。从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开始,中国过于丰富的近现代历史对于个体命运的纠缠就成了一种通用的叙事模式,无论是《蓝风筝》、《活着》,还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都力图在个人化的文革记忆中取得历史与艺术之间的平衡。《阳》淡化了前几部影片中具有强烈伤害性的社会外力背景,而《孔雀》此番所努力营造的正是与其一脉相承的"淡淡的哀愁";稍有迥异的是,《阳》的"大院子弟"可  相似文献   
40.
《中国城市小说精选》是某种文化精神的产物,编选者在点评中对描摹都市景观的后现代主义的强行解读和实用主义的批评策略,意在疏离文学的启蒙传统,牵引并张扬当下的通俗文化精神。本文指陈从先锋文学转向迎合主流通俗文化的“欲望化叙事”的逻辑演变过程,认为它昭示出当代中国小说在市场文化境遇中的某种命运和文化病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