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卓勇良 《决策》2013,(9):88
说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产物也不错,但不完全。当前还有一个令户籍制度长期存在的客观因素,这就是剩余劳动力的长期存在,支撑了户籍制度长期巍然不动。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户籍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户籍背后的公共服务和福利。在浙江,一些农村规定,只有农村户口才能参与本村分红,而这是一个不菲的数字。于是,一些进城的人,基于不放弃农业户口福利的  相似文献   
32.
自2000年以来,台湾经济持续低迷,除客观因素外,“政经相克”是导致经济沦落的主要原因。“戒急用忍”已让台湾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失去了结构调整的好时机;今年开年的“积极管理”又为台湾经济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33.
公关语言的形成 ,既有主观因素 ,又有客观因素 ,多样化的公关语言反映着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 ,本文就客观因素在公关语言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4.
本文根据当前研究的成果,概括地论述了语言风格系统,归纳出具有层级化、类聚化、封闭性、开放性等四个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并指出认识风格系统对全面认识风格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拓宽风格研究的视野,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俞有兵 《金陵瞭望》2007,(21):58-59
“全面达小康”是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的根本任务和奋斗目标,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而推进“全面达小康”建设,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基础和关键。可就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现状而言,年龄老化、后备力量缺乏,创新创造能力不强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存在,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6.
蔡轶  白纪 《金陵瞭望》2006,(4):36-37
腐败现象久盛不衰,究其成因,除了一些体制、机制、监督等客观因素,还因为它获得了延续2000年之久的封建社会形态下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固的、有广泛社会性的、有碍廉洁的“非廉文化”传统的支撑。全面透视“非廉文化”,让大家从侧面加深对“反腐制度建设中加强廉政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一观点的认识,正是刊发本文的初衷。  相似文献   
37.
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效应的原因是复杂的,多面的。分析起来,除了前几年忽视、“软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和近几年不良社会风气对官兵思想观念冲击的客观因素外,主观上,也与我们某些教育者“务教能力差”有着很大的关系。本文试对后一种因素,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主观设靶,概略瞄准 我们知道,射击要找准靶子,治病要弄清病症,否则就会闹出乱子来。同样的道理,要增强教育的针对,保证教育的效果,就必须深入官兵之中,搞好思想调查,找出问题所在。但是,有些同志老是喜欢浮在上面思考问题,习惯坐在办公室里琢磨办法。有的教育前就根据主观需要立起了“靶子”,凭想当然提出了“对策”,强加到部队上。有个单位组织价值观教育,教员主观随意抛出了个思想扣子:人人做工把汗淌,百  相似文献   
3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关键在党的各级组织。反思我国既往不和谐现象产生的原因,除诸如历史惯性、社会转型、利益调整、外部环境压力等客观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等领导主体作为不够、不作为或乱作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明确的责任规范、严格科学的领导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化解客观因素的影响、加强文化建设、提高领导主体的能力素质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明确领导主体的责任向度,使各级领导主体切实承载起历史的重任。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精神,领导主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责任,主要是“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  相似文献   
39.
阿文 《现代交际》2007,(3):36-37
人与人的沟通除了诸多客观因素制约外,更多地受制于各自不同的心理“起伏”或“动荡”的反应状态。而每个人的心理反应又是千差万别、复杂微妙的,稍有不慎,就会使彼此的心理产生阻隔或者抵触情绪,甚至形同路人,并进而演化成一种对他人拒斥的“条件反射”,久而久之,极有可能形成一种自闭的人格状态。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以青少年独生子女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青少年犯罪中比重日益加大的社会现实,通过分析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进而从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三个大的方面挖掘出这一特定社会群体的犯罪原因,并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独生子女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