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8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484篇
劳动科学   53篇
民族学   56篇
人才学   66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947篇
理论方法论   384篇
综合类   3508篇
社会学   415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303篇
  2014年   543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520篇
  2010年   534篇
  2009年   485篇
  2008年   546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胡敏 《天府新论》2023,(3):73-84
远方的中央权力所构筑的成文法、生疏的公务机构所组成的职业化和冷峻的绩效主义所铺就的标准化,成为现代司法体系中的标配。与传统、本土的“父母官”式的熟人社会司法相比,“陌生”成为现代司法体系的另一面。此前对司法信任的分析,要么致力于司法权威的塑造,要么专注于公平正义的获取,这两者无疑都构筑于认知和理性之上,但却忽视了支撑人类结成社会的另一关键要素——情感。而“陌生”正是情感无以获取信任的重要前提。在今天这个社交媒体和信息技术时代,“远方的哭声”和“附近的丧失”更是加剧了这种剥夺信任的陌生感。司法何以在陌生中立信?本文尝试以法律史中的一场“本土和外来”,亦即“熟悉和陌生”的普通法与衡平法之争,辅以对信任的法哲学分析,来解读现代司法中的信任危机,展示那一代法律人是如何运用手上的智识武器化解这场危机的。由此揭示,作为“陌生”对立面的“本土”,其真正的价值并非被虚构出来的“资源”,而是真实被感知的“信任”。在此基础上,由理性和感性共同塑造的信任才能真正让司法立信。  相似文献   
62.
63.
在刑事庭审中.举证集中性原则是集中审理原则的重要体现之一。该原则的具体内容应当包括控辩双方厚则上都只有一次向法庭举证的机会.并且一次性将本方所有的证据向法庭提出举证。不得保留或拖延。贯彻该啄则要在法院审理期间限制控方的补充侦查次数、期限以及二审法院不得以证据不足为由发回重审。因此,我国确立这一原则.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和节约司法资源。  相似文献   
64.
65.
在晚清掀起的外国文学作品译介大潮中,“冒险小说”作为一种全新的文类被译介到中国。结合晚清社会语境,重点探析冒险小说译介于晚清中国的历史文化成因。研究发现:晚清冒险小说的译介主要源于民族生存危机对男子气概的呼唤,又得益于小说社会地位的整体提高,同时也与冒险小说的文类特点密切相关。冒险小说所弘扬的冒险进取精神有助于改造国民奴性,激发国民的男子气概,契合救亡启蒙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66.
人工智能时代算法渗透到司法领域,在司法裁判中承担证据审查、风险评估、裁量参考等任务,司法决策由此呈现出算法化的发展趋向。司法在与技术的结合中进一步提高了效能,表现为司法效率的提高和司法裁量的统一。然而,算法本身也存在着技术局限性,可能引发代码规则难以保障论辩参与、算法黑箱难以解释裁判合理性、群组正义难以回应权利优先性等深层问题。为助力智慧司法的平稳运行,需要立足技术赋权理念,推进司法领域的算法公开透明,加强智能辅助系统的可解释性。  相似文献   
67.
马一 《社会科学家》2007,(6):145-147
国家司法权利运行一般情况下产生的是正面的效果,但是,鉴于司法过程的复杂性、人的认识能力的缺陷等因素,司法权利运行出错又不可避免。司法权力具有强制性,就像一部运行的卡车。而卡车本身并不可以单独运行,它需要人来具体操作,我们具体操作这部司法机器的人就好像是司机。而司法行政的"对象"在"卡车"的强大力量下是非常弱小无力的,就像是路人。本文正是借用这样的一种比喻,在法律问题的解决中引入了博弈学分析的方法,来帮助理解和解读国家、司法人员和民众三者的关系,从而为减少司法出错的社会成本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8.
“场景完整性理论”重视纠纷化解的个性化、差异化应对,强调以动态的规范模型构建个人信息保护框架,在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纠纷司法裁判中,不乏在个人信息认定、判定同意规则的合理使用和利益平衡等问题上运用该理论化解争议,司法实践暗含着可归纳的理论应用规则,同时也暴露出舶来理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应用的不适应性。一方面,既要从已有的个人信息纠纷裁判中归纳总结该理论在司法应用上的实践经验与共性,提取纠纷化解的公因式;另一方面,对该理论也要做出符合我国实践需要的适当改进和创新,在理论基础上设计出与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更契合的司法评价方案,回应个人信息保护实践关切。  相似文献   
69.
根据人道主义和刑事责任理论,犯罪的精神病人如果无刑事责任能力,不负刑事责任,不受刑事处罚。但是,精神病人犯罪有精神障碍方面的原因,如果不对其加以必要的治疗,消除或者控制他们犯罪的病理原因,他们有可能继续犯罪。因此,从社会防卫等角度出发,应当对有严重危险性的精神病人实施强制治疗。  相似文献   
70.
中国传统司法制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司法理念、制度架构和运行方式。皇权至上、家族伦理、民本主义的价值追求和司法行政合一、调处息讼以及慎罚恤刑等制度设计的形式特征,成为传统司法制度最突出的特质,其主要成因是古代中国的宗法社会结构、皇权专制政体和儒家正统思想。认真分析梳理这些特质,既是准确认识和客观评价传统司法制度的需要,也有利于把握中国司法制度现代化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