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85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61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江西社会科学》2013,(9):235-238
在当今消费社会的语境下,视觉图像的生产和传播给人们的审美活动带来全新体验,"注意力经济"的流行意味着一种新的图像拜物教。从某种程度上说,过度的图像在不断地刺激人们视觉欲望的同时,也削弱了认知新鲜感,导致了审美疲劳和视觉缺失感,从而进一步追求视觉惊奇化。而高科技创造出来的图像更是把人们的视觉经验带入了虚拟现实的世界,如何超越浅层次的视觉快感,回归到"诗意地栖居"的美的境界中,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2.
新媒体的崛起与大众文化新症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崛起与全球性蔓延态势,新媒介为大众又开拓了一块极具诱惑力的空间,创造出许多信息传播、娱乐和社会交往的新形式,催生了许多新的大众文化形态,为大众文化注入了新内涵,形成一种大众文化新症候。这种大众文化症候主要表现为虚拟交往、文化拜物教、负价值迷狂与政治参与。新媒体一方面促成了大众文化的人性化回归,另一方面又促成大众文化成为了商品;新媒体既导致了一种社会负价值迷狂症、一种人性的异化,又将社会带入一个弱议程设置的新传播时代,带来一种政治民主狂欢。  相似文献   
163.
地产广告用所谓迷人的美学消费诉求掩盖利欲熏心,其“拜物教效应”带来的符号崇拜、炫富风潮、“房奴”现象等负面效应在销蚀着和谐社会的构建,诱发的两极分化可能导致社会阶层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媒体与地产商只有共同担起社会责任,营造有益于国人消费的共赢关系,方能为社会和谐做点贡献.  相似文献   
164.
现代性在波德里亚的早期著作中主要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新环境,尤其是消费社会所具有的特征。波德里亚主要是从文化和符号学双重维度对消费社会进行考察。在他看来,消费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一种文化。波德里亚认为消费是建立在符号编码和差别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需求和快乐基础上的。因为消费及其消费品均是表达意义的符号系统,而且这种符号意义体现着现实生活的差异与等级。这使波德里亚由“商品拜物教”批判过渡到“符号拜物教”批判,建构了一个日常消费领域的异化批判。  相似文献   
165.
哲学话语中的现代性首先表现为主体自由,也就是人们对自身历史境遇的总体性反思与批判,这是基于交换价值的普遍性而生发出来的意识共同体。作为交换价值与自我意识之统一体的商品拜物教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分别构成了现代性的基础和动力,抽象劳动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也是现代性大分裂的源头所在,抽象和具体的对立构成了现代性的初始矛盾。  相似文献   
166.
总体而言,存在着两种对现代性的理解——启蒙现代性与历史现代性。启蒙现代性主要揭示自我意识的普遍性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总体性确证,历史辩证法视野中的现代性则侧重于现代社会经济基础的历史性生成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塑造。二者的区别是观念论与唯物史观的区别,同时,历史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又是一种批判性继承与超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7.
薛睿 《天府新论》2019,(4):12-18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贯穿马克思思想始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期,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意识形态”概念展开理论批判,但却借助“拜物教”概念在理论逻辑、批判方法和伦理批判三个维度纵深发展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具体而言,在理论逻辑上,马克思立足于“资本逻辑”,发现物与物交换的表面合理性实际上掩盖了人对人、物对人支配的不合理性,并由此深入到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运行机制的分析;在分析方法上,马克思具体深入到对生产关系诸环节及其运行机制的考察,把握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规律及基本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在伦理批判上,马克思揭穿了“辩护经济学”的依附性和虚伪性,找到了人们在主观维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机制认同产生的外在条件。可以说,正是借助于拜物教批判,马克思揭示了意识形态遮蔽性与操控性产生的经济根源,解开了意识形态的身世之谜。  相似文献   
168.
169.
人与技术的关系是西方科幻小说中的关键性问题。随着技术精英阶层在现代社会中的形成,坎贝尔式科幻奠定了技术在科幻发展历程中的核心地位,技术成为人身体和意志的双重扩张。而当技术崇拜走向极端,后工业时代的技术想象逐渐嬗变为一种规训社会的恐怖性图景,科幻作家通过隐喻性书写对此展开了强烈而富有深度的反思与批判,也开启了逆转人与技术主客定式的后人类思考,为镜鉴当前和想象未来提供了一幅新的超越性图景。  相似文献   
170.
数字化技术颠覆了人们对于时间——空间的习惯性认知以及所感知的物质世界的形式结构,制造了当代人的迷思。更高层次的人工智能被人类赋予意识、情感、意志等,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超越了工业化时代的物化逻辑,引发了人们对未来时代的超验性憧憬,逐步演变为社会的集体崇拜。这背后都是资本的设计。数字化技术“把现实搬进电脑”,突破了资本扩张过程中时间——空间的限制;人工智能“按智能改造现实”,推动生产资料的智能化和生产方式的重构。资本逻辑被遮蔽在数字化技术制造的迷思和人工智能宗教般的崇拜中,本质源于资本使作为中介的技术与目的发生直接联系,而自己则以超越的姿态实现了在场的目的,具体体现在资本所构建的“科学家—企业家—资本家”的分工协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