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82篇 |
免费 | 52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16篇 |
劳动科学 | 41篇 |
民族学 | 147篇 |
人才学 | 191篇 |
人口学 | 35篇 |
丛书文集 | 531篇 |
理论方法论 | 251篇 |
综合类 | 2497篇 |
社会学 | 1207篇 |
统计学 | 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70篇 |
2022年 | 75篇 |
2021年 | 82篇 |
2020年 | 79篇 |
2019年 | 61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129篇 |
2015年 | 102篇 |
2014年 | 425篇 |
2013年 | 347篇 |
2012年 | 329篇 |
2011年 | 656篇 |
2010年 | 631篇 |
2009年 | 534篇 |
2008年 | 456篇 |
2007年 | 322篇 |
2006年 | 252篇 |
2005年 | 184篇 |
2004年 | 100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64篇 |
2001年 | 67篇 |
2000年 | 102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尼日利亚作家钦努阿·阿契贝和奇玛曼达·阿迪奇是当代非洲作家中的翘楚。为复位非洲文化、重塑非洲形象,他们挖掘非洲民间故事的传统资源,以小说为载体表述当代非洲的现实和理想,带动了口头性与书写的创造性融合。本研究以两位作家的小说为分析文本,结合他们的创作思想和相关言论,分别对非洲故事传统意味什么,何为单一的故事,故事该如何讲述,以及故事进入当代文学有何意义四个问题做出回答,从而挖掘非洲故事传统的核心价值,揭示单一故事的实质和危害,探析故事叙事的基本特征,并论述这种创造性写作对于现代性,尤其是民族主义观念的改写。 相似文献
112.
吴卫华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1)
詹姆斯.卡麦隆导演、福克斯公司出品的电影《泰坦尼克号》风靡全球,引发了具有轰动效应的“泰坦尼克号现象”。文章通过对具体电影作品的剖析,着重揭示了影片的叙事策略、美学特征与现实意义,特别是对题材处理上将爱情母题与死亡母题相整合,造型语言上将写实与浪漫相融合,艺术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的特点作出了细致的阐释。同时也指出了影片某些模式化表现。 相似文献
113.
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里充满了具有东方特色的故事。来自几代华裔女性的故事,用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部有着复调特征的文本。正是这种复调结构,让不同背景下的华裔女性在美国白人社会里用大合唱的方式发出了强大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4.
王喆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14-117,149
西方的文学家,大都善于从《圣经》故事里汲取创作素材,把《圣经》故事的寓意融汇到自己作品的情节和人物性格里,进而使得故事情节更具诱人的弦外之音,使得人物性格更具广阔的延伸。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不惜笔墨地在小说《呼啸山庄》中对门窗、树木和雨水反复提及,使得小说的故事虚实相生、情景交融,使得小说中的主人公们的性格、命运或心态很好地在《圣经》故事里寻找到了最恰当的客观对应物。这不仅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思和深广的人生意味,更是暗示出了深刻的社会哲理——人的严重异化。 相似文献
115.
昭君故事的史传书写、民间传说和文人歌咏构成了昭君故事的“历史叙事”。马致远创作《汉宫秋》的时候,对“历史叙事”有吸收,有改造,作了大胆的超越。但他的超越不是随意的,而是从现实的时代要求出发,抓住古与今的契合点,使之既符合艺术规律,又实现借古讽今的目的,成为一部富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悲剧。这一改编的成功给现今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和改编以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6.
享受,是一些流动的想象,是一股清新的感觉,她并非现在社会独有的时尚,而是一个永恒的传奇的经典故事,在岁月流逝的瞬间,炫目耀眼,在浩瀚的历史时空里,娓娓讲述……浪漫是什么?浪漫,在我的理解中,是心态。朋友相聚众情愉悦,能感受浪漫,不就是在体验生命的释放与张扬吗?说真的,当你漫步高山流水之间,能觉察这世界是多么的空灵和纯净;当你身陷大漠荒野之中,会感到胸怀宽阔,包容乃大;当你全身心融入大自然中,生命意识正被唤醒,而那久已干涸的心泉也禁不住地汩汩流出,浪漫的甘甜……浪漫是什么?浪漫,在我的眼里,是斑斓绚丽的色块,宛如一幅动人的… 相似文献
117.
牡丹是中国的国花,是国家繁荣的象征,也是圆满生活的愿景。山东菏泽地区的牡丹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应用广泛。每年举办的一系列牡丹节会活动,极大地带动了城市产业发展和牡丹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花为媒,推动牡丹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打造中华文化标识,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是新时代菏泽牡丹文化国际传播的内在要求。具体而言,应进一步讲好“国色天香”的中国故事,做好“花开盛世”的文化产业,提升“菏泽牡丹”的传播品牌。 相似文献
118.
肖魁伟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20-126
香港作家梁凤仪的小说《我们的故事之乱世佳人》在家国情怀、女性成长、地域文化三个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审美特征。小说以宏阔的历史为骨架,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融合起来展开叙事,发掘和展示了当代香港人个体文化精神品格和浓郁的家国情怀。小说中对于女性的书写,展现了作者对当代女性的成长之路的思考与探索,既肯定了女性独立自强的现代精神,也容纳了部分传统文化精神;对于岭南地域文化的书写,不仅承担了推动小说叙事发展和勾勒叙事空间位移的功能,也在文化审美上使作品更富有地域特色,体现了作者对地域乡土的眷恋与依赖。 相似文献
119.
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扶贫攻坚的模范人物,黄诗燕就是其中的典型和代表,将其优秀事迹改编成主旋律电影,既能凸显典型人物的榜样作用,又能向世界展现脱贫攻坚的中国经验。黄诗燕事迹的电影改编,其主题表达,要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核心,在展示其感人的扶贫事迹同时,向世界传播中国扶贫经验;其人物塑造,要以还原真实、塑造典型为原则,彰显黄诗燕的榜样形象;其剧情设置,应突破传统主旋律电影模式化的叙事手段,以点带面,虚实共构;其影像画面,应利用现实主义手法,通过在地性的空间变化和符号化的典型意象,向世界输出中国影像。如此,电影改编才能产生其应有的社会价值和观影效果。 相似文献
120.
正由桂纶镁主演的电影《第36个故事》,讲述了一家咖啡店通过以物易物的交换服务吸引顾客的故事。上映后,交换商店在我国台湾地区流行起来。目前在北京、上海也有商家借鉴这种新颖的经营模式,以个人闲置物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