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97篇 |
免费 | 53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5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88篇 |
人才学 | 26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537篇 |
理论方法论 | 71篇 |
综合类 | 2090篇 |
社会学 | 126篇 |
统计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72篇 |
2019年 | 48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53篇 |
2015年 | 101篇 |
2014年 | 160篇 |
2013年 | 153篇 |
2012年 | 181篇 |
2011年 | 215篇 |
2010年 | 204篇 |
2009年 | 212篇 |
2008年 | 220篇 |
2007年 | 173篇 |
2006年 | 189篇 |
2005年 | 130篇 |
2004年 | 105篇 |
2003年 | 92篇 |
2002年 | 101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68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李康澄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汉语方言特征词属于比较方言学的范畴,是基于现代汉语方言词汇的横向比较研究而产生的。要深化汉语方言词汇研究,必须在方言词汇宏观比较的基础上开展方言特征词的研究。从方言特征词理论的提出至今,方言特征词的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在方言特征词的性质和范围上存在争议。存在的争议主要是由特征词的提取方法造成的。 相似文献
972.
唐剑锋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8):200-202
新宁方言属典型老湘语中娄邵片的邵武小片。这种极具老湘语特色的新宁方言,有其突出且复杂的文白异读现象,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73.
北大歌谣研究会及其会刊<歌谣>周刊,在歌谣和方言的收集、整理、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五四先驱认识到歌谣、方言的民族"化石"价值,重视对民间艺术形式的探研、借鉴;他们利用文化向心运动规律,以国语摄入方言、同化方言,实现国语与方言的融会贯通;他们主张吸纳歌谣民间形式,极力推崇方言文学创作,以便为国语文学输入新质,为中国文学扩大范围、增加范本.这些活动既反映了民族民间文化的巨大向心力,又体现出新文化先驱建设新文学时对民族性的认同与诉求. 相似文献
974.
975.
《现代交际》2016,(18)
东北方言现象中有诸多是运用动物隐喻的形式来完成的,借用了动物形象的语言表达形象生动,富有幽默气息。通过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可以被引用到东北的方言中,在东北方言中出现频率高的动物基本有虎、鹿、熊、狗、狼以及包括鹰在内的各种鸟类,不难发现,这些动物都有一个共性特点,即与东北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是以萨满文化为代表的东北民间神话中具有代表性的图腾形象。据此,我们可以认为东北方言中的动物隐喻现象,表面上是语言现象,其实是深厚的东北文化的表层体现,是起源于萨满文化的神话体系的载体。本文通过对东北文化影响深远的神话故事的考察分析,总结出东北方言中常见的动物隐喻类型、隐喻意义及语义路径来源。 相似文献
976.
《现代交际》2016,(8)
泰国东北方言属于壮傣语支(台语支)里的泰语分支。其语言体系与标准泰语很接近,同时也与老挝语有着密切联系。泰东北语有许多词语在标准泰语里并不存在,而恰恰在老挝语、布岱语(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金龙镇人的自称)以及汉语里能够找到同音同义的词,并可推测其为相关词。本文主要探讨泰国东北方言与汉语之间的关系,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音义相同,指汉泰语两者的语音和语义完全或几乎相同;音义相似,指汉泰语两者的语音有些变化,而语义相同或相似;音义相关,指汉泰语两者的语音在有规则地变化下相关,而语义有所相似可推测为同源词。从语言系属分类理论来看,以泰东北方言为对象进行汉泰语关系词的分析,用充分且可靠的证据为汉泰语同源词研究增加了可比性,使散乱的词语系统简化起来。 相似文献
977.
978.
小经,又称小儿锦、消经、狭经,指在回族等中国穆斯林民族中行州的以阿拉伯字母以及波斯字母米拼写汉语方言的特殊文字体系。但作为一种文字书写体系,并不仅仅指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汉语词汇,其语法总体上来说仍然是汉语式的。小经文献的历史研究,存在着两方面的困难, 相似文献
979.
祁凤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4(5):34-35
本文主要就几本工具书中的"息"的解释进行了分类,得出一共有两个"息"字:一个是基本义为"呼吸",并由此引申出"蕃滋"、"子女"、"利息"等诸义的"息";一个是表示古方国名和娃的"息",它们是同音字,并且指出这种同音关系是一种偶然,二者之间没有联系.还简要分析了"息"与"媳"、"熄"、"癔"、"螅"、"蒽"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0.
马敏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5):93-94
荆州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是湖北境内的西南官话中武天片区下十几个地区中极具有个性,且影响较大的一种方言,与现代汉语规范语即普通话的差别不大,而在某些方面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