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2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969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127篇
人才学   72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420篇
理论方法论   315篇
综合类   2895篇
社会学   292篇
统计学   50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390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471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巴厘一揽子协定为中国保障粮食安全带来了新局面。从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乌拉圭至多哈回合时期,粮食安全关注越来越成为谈判的重点,多哈回合谈判中各大利益集团也就其自身情况表明不同的谈判立场及利益诉求。协定的达成,在确认粮食安全等非贸易关注的重要意义、公共储备计划的"和平条款"、关税配额制度改革等方面实现突破的同时,又存在文件约束力低下、取消发达国家农产品补贴目标失败、利好政策实施程序及条件复杂等缺憾。对于中国而言,应分析此次协定为增强中国的粮食获取能力带来的政策利好,继续在后续谈判中加强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同时及时地修改中国的粮食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52.
国际能源署认为,液化天然气(LNG)推动了世界天然气贸易市场的整合,也为亚太、欧盟地区的国家天然气进口多元化提供了来源。中国自2005年进口LNG以来,其在中国天然气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为了对中国LNG进口流量与贸易潜力进行分析,选取中国LNG进口贸易的11个国家为研究对象,从经济规模、距离、技术、合同类型、定价方式、政策这6个层面设定变量,利用2006-2014年中国进口LNG总量以及与中国LNG进口量影响因素相关的面板数据建立贸易引力模型,考察中国LNG进口的影响因素,对贸易伙伴国按照所签订的合同类型进行分类,测算其贸易潜力。研究表明:(1)签订长期合同可以促进中国LNG进口,但国际油价却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美国亨利中心天然气现货价格的上升会显著减少进口流量。(2)中国LNG进口量与中国人均GDP正相关,与贸易伙伴国的人均GDP负相关,与两国首都之间的距离没有显著性的统计关系。(3)“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LNG进口流量具有正向效应,自由贸易协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具有负面效应。(4)中国LNG更多地采用短期合同贸易形式,且与签订长期合同的贸易国相比,短期合同贸易国具有更大的贸易空间。  相似文献   
153.
东盟是中国蔬菜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中国蔬菜在东盟市场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分析其出口快速增长的贸易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将中国对东盟蔬菜出口增长分解为广度、数量和价格3个方面,并运用三元边际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3年中国对东盟蔬菜贸易出口额增长较快,年平均增长率为27.1%,远超世界其他出口国; 2013年中国对东盟蔬菜出口品种主要集中在鲜冷冻蔬菜和干蔬菜,其出口额占比分别为47.3%和37.8%;中国对东盟蔬菜出口遵循“数量增长为主,价格增长为辅”的贸易增长模式。基于此,应进一步扩大蔬菜出口,满足东盟市场需求,同时提高蔬菜深加工技术水平,遵循既有的贸易增长模式,不断推动中国对东盟蔬菜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54.
中非农产品贸易的区域差异与空间集聚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描述性统计、多元化指数和均衡度指数系统分析入世以来中非农产品贸易在五大区域和国别上的分布差异及其演化趋势,并基于K 近邻空间权重矩阵的Moran’s I指数测算了双边农产品贸易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及其变动情况。结果表明:中非农产品贸易总量快速上升,但存在贸易进出口结构和区域分布的多重不平衡性;贸易国别的分散趋势大于五大区域上的分散趋势,中非农产品贸易国别多元化与均衡度正在逐步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农产品贸易逐渐显现出正向的空间相关性,在全局空间上形成以高 高集聚为主的溢出效应,局部空间上主要以部分西非国家为轴心,在时序上保持相对稳定的正向聚集趋势。  相似文献   
155.
中韩FTA作为中国目前为止签订的贸易额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的贸易协定,其正式签署使得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有了新的发展,在促进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同时,更有助于中国参与全球的经济融合。在中韩两国贸易近几年的发展中,产业内贸易所占比例不断增长,工业制成品占两国双边贸易额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中韩FTA背景下研究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将会对中国的经济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为两国的协调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6.
应用产业组织理论,揭示结构优化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理。以RCA衡量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在有效分离工资、土地灌溉面积和汇率等因素后,实证研究发现技术结构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当前经济背景下,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政策思路,需从传统的要素禀赋优势转移到结构优化的轨道上来。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政府需加大对高附加值农产品在生产、流通、出口等环节的支持力度,营造寡占的农产品市场结构,鼓励和扶持创意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7.
刘巧玲  王奇 《统计研究》2016,(10):12-20
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关联密切、贸易增长快速,国内贸易中隐含污染核算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热点.本文比较分析了两种省际贸易隐含污染核算方法,包括基于双边贸易总量方法(EEBT)和地区间投入产出分析方法(MRIO);运用两种方法对2002年和2007年我国30个省市间贸易隐含SO2流动情况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EEBT方法对省际贸易隐含污染的核算结果比MRIO方法核算结果高约18.87% ~ 32.88%,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省际之间双边贸易产品不完全为调入地的最终消费,其中的部分产品通过进入中间生产环节供国内其他地区消费或国际出口;并进一步对差异的地区分布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结果对协调我国区域之间污染或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8.
文章通过对CEPII数据库中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CAFTA成员国进口的相关贸易数据的整理,选定1995-2013年的微观产品数据,基于拓展的引力模型,运用混合OLS、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法等,分别从一般产品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个层面来分析研究CAFTA成立对成员国贸易流量和贸易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9.
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出口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作用机制.随后,利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统计的企业出口数据将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实证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不同类型的贸易成本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通过降低企业出口的固定成本提高了扩展边际,但降低了集约边际,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扩展边际促进了出口增长.本文还发现,经济规模、固定贸易成本、地理距离主要通过扩展边际影响出口.上述结论对于区分不同贸易方式、不同所有制企业和不同知识产权保护测算指标的估计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160.
本文在考虑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的情况下,使用贝叶斯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CAFTA(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区域经济收敛问题,并重点分析了贸易成本对CAFTA经济收敛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其一,CAFTA区域在间接效应和总体效应上呈现出收敛态势,但在直接效应上呈发散态势,说明该自贸区成立与发展减缓了内部经济发散,但仍存在区域经济增长失衡的风险;其二,CAFTA组建与发展进程中的贸易成本下降,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逐渐从负面转向中性.因此,中国要以实施“一路一带”战略为契机,通过“互联互通”进一步降低区域内贸易成本,增强国内外自贸区的互动,以此更好地协调中国与其自贸区伙伴国的经济增长,为CAFTA升级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