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63篇 |
免费 | 184篇 |
国内免费 | 5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92篇 |
劳动科学 | 63篇 |
民族学 | 137篇 |
人才学 | 202篇 |
人口学 | 24篇 |
丛书文集 | 1515篇 |
理论方法论 | 272篇 |
综合类 | 3936篇 |
社会学 | 539篇 |
统计学 | 1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68篇 |
2023年 | 172篇 |
2022年 | 135篇 |
2021年 | 220篇 |
2020年 | 185篇 |
2019年 | 171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125篇 |
2016年 | 150篇 |
2015年 | 248篇 |
2014年 | 459篇 |
2013年 | 445篇 |
2012年 | 515篇 |
2011年 | 559篇 |
2010年 | 523篇 |
2009年 | 492篇 |
2008年 | 637篇 |
2007年 | 441篇 |
2006年 | 319篇 |
2005年 | 306篇 |
2004年 | 234篇 |
2003年 | 199篇 |
2002年 | 196篇 |
2001年 | 173篇 |
2000年 | 150篇 |
1999年 | 68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个人社会化:一个概念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社会化是个人被动接受和能动选择社会的文化教化以实现自己的社会性的人生发展的全部过程。从本质上来说,个人社会化就是个人的社会性的形成、发展和实现过程;从内容上来说,个人社会化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教化过程;从方式上来说,个人社会化就是被动接受和能动选择社会的文化教化的统一过程;从结果上来说,个人社会化就是个人获得自我和社会实现文化转移、交替的统一过程。 相似文献
132.
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国家安全制度.社会救助从属于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的基础.贫困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根源,社会救助的目的在于解决社会中的贫困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公益事业,而绝非慈善事业.社会救助的概念是受到社会保障和贫困的概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限制的,三者的概念在发展的同时必须统一. 相似文献
133.
中国思维方式以“象思维”为主导,而西方思维方式则以“概念思维”为主导.思维方式可划分为本源性和实用性两个层面,当现实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之时,实用性思维形式会发生变化,而本源性思维形式则倾向于不变化.这意味着,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国人能够在实用性思维方式层面实行转换,接受与之相关联的科学、技术、社会制度,但在本源性思维方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终极文化理想层面,却可能保持不变.这种可变与不变,一方面在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两个层面之间造成了一种错位和紧张,但同时也为基于中国本源性思维方式对于外来文化的重构或再创造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4.
135.
国有企业概念未能表述企业法律形态,不能作为企业法主体概念.我国国有企业可表述为六类企业主体概念.即公共企业、公有公司、相对公有公司、公产合作社企业、公产参股公司、公产合作企业.这六种企业又统称公产企业,即由公有资产投资者全部或部分投资形成的、含有公有产权的、具有经营性特征的各种形式的法人或非法人经济组织.公产企业概念比国有企业概念能更准确地表达这类企业的经济性质,更好地反映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更好地体现现代企业的内在规律,比国有企业概念更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法主体概念的要求.我国应整合现行国有企业法律法规,完善以公产企业为企业法主体概念的企业立法. 相似文献
136.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阿吉特·辛哈认为,斯拉法的标准商品仅仅适合于李嘉图不变的价值尺度的要求,但不是马克思转型问题的解;李嘉图和斯拉法的剥削概念也和马克思的剥削概念根本不同.斯拉法主义经济学家按照工资在净产出中的份额来说明剥削问题,和马克思从生产过程分析剥削问题有着本质区别.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辛哈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其对剥削概念的说明是遵照马克思<资本论>原意的,对转型问题的分析也是符合马克思原意的.并且,同伊特韦尔的看法相反,辛哈认为不能把货币工资看作是给定的.而应该把实际工资看作是给定的.他对斯拉法关于李嘉图问题的说明也持肯定态度,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其标准体系和标准商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7.
从基督教末世论的历史概念到现代历史概念的转变过程,展现了历史时间的构成作用.历史时间的迷惑来自过去、现在、将来之间分离的关系,而这三者的统一性则是最基本的时间现象.真实的历史始终比历史的哲学叙述更丰富,我们看不到作为"完整的"历史的总体结果,神秘是人类经验历史时间的困惑的必然反映.今天,问题并非在于,应不应当要寻找意义和尽力理解历史,而在于,我们理解历史的努力没有通过历史时间话题,将把握历史意义的含糊和明显的不确定考虑在内.因此,关于马克思、黑格尔和观念史中的历史时间概念的探讨,具有某种历史性提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8.
张明杰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37-139
名词“动用”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体现了人类基本的转喻思维模式。从概念转喻的视角研究英语动物名词动用的认知修辞效果,可以更好地揭示该语言现象产生的认知机制,为进一步探究词类转换的认知理据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9.
"服务行政":从概念到模式 --考察当代中国"服务行政"理论的源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服务行政”意味着一场现实的运动,它既是当前理论探讨的热点问题,也是政府改革实践中的主题和议程。考察服务行政这个概念,从1995到1997年,处于形成阶段;在1998到2 0 0 0年,则是模式建构的理论思索阶段。在“服务行政”理论形成的这一阶段中,从概念的提出到模式的建构,不仅是中国行政学史上极有学术价值的事件,而且启示了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0.
哲学的智慧与智慧的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爱智慧"的角度理解哲学,其前提必须首先搞清楚"智慧"是什么。我们应从历史的、语义学的角度以及从知识、才能与智慧的关系中理解和把握智慧本身。不仅如此,还要看到,智慧并不就是哲学,哲学的智慧不同于常识的和科学的智慧,它是"大智慧"、生存智慧、"酸性"智慧和精神境界。与"知识型哲学"不同,"智慧的哲学"是对"哲学智慧"的热爱和追求。就其本质而言,它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一种"问题的哲学"。基于"智慧贫乏"的时代所提出的"恢复智慧"和"重返哲学的智慧本根"的要求,人们本质上应该回归"哲学的智慧",走向"智慧的哲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