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149篇
劳动科学   69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22篇
人口学   95篇
丛书文集   382篇
理论方法论   112篇
综合类   1129篇
社会学   312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中国古代的蜡祭仪式与西方民俗观念中的杀死谷神的仪式是相通的 ,蜡祭的目的是“息老物” ,其实就是杀死衰老的谷神。蜡祭中的禽兽形象就是谷物之神的象征 ,腊八粥具有着西方的圣餐意味。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最重大的祭祀就是蜡祭和神稷 ,春社是庆祝植物神的再生仪式 ,蜡祭是庆祝衰老的植物神死亡的仪式。社分春秋两祭 ,而秋社和年就是从蜡祭分化嬗变出来。  相似文献   
62.
生命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生死观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生命教育视野下,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死亡态度量表对北京、苏州四所大学376名大学生的生死观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生命意义感较高,但死亡恐惧感也较高。大二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低于其他三个年级。独生子女的死亡恐惧感高于非独生子女。生命意义感和死亡态度的部分因素之间存在关联。建议加强大学生的生死观教育,尤其是死亡态度的引导。  相似文献   
63.
“艺术终结”是当前国内外文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的艺术终结研究主要围绕“艺术终结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艺术到底会不会终结?”两个主要问题展开。对艺术终结的理解直接影响对艺术是否终结的判断及其判词的说服力;反之,对艺术是否终结的判断又会影响对艺术终结的理解。我国对这两个问题存在一定的误解与简单化倾向,这不利于继续推进与深化艺术终结研究。  相似文献   
64.
在荷兰,自行车比人还多,像阿姆斯特丹和海牙这样的城市,市民出行多达70%是靠骑车. 二战前,荷兰的城市交通主要靠自行车.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汽车数量猛增,情况发生了变化.荷兰像欧洲许多国家一样,道路越来越挤,骑车者被逼到了路边. 汽车多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随之增加.在1971年,3000多人死于汽车事故,其中有450名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荷兰产生了一场要求保障孩子骑行安全的社会运动,其名称叫“停止谋杀孩子”.  相似文献   
65.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杰作,讲述了弃儿希斯克利夫的复仇故事。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理论对希斯克利夫的心理进行分析,解读他从复仇走向死亡的心理全过程,揭示了他复仇、自虐、自杀等歇斯底里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即受死亡本能的控制。  相似文献   
66.
儿子工伤死亡后,媳妇领回了死亡赔偿金。81岁婆婆却将整日为她洗衣端饭、百般孝顺的儿媳一纸诉状告上公堂。法官奔波几百里地到出事地点调查取证,为其双方耐心调和。此案能否划上一个圆满句号,既让老人如愿以偿又使家庭继续和睦?  相似文献   
67.
《耶稣之死》是茅盾1942年在桂林创作的为数不多的短篇小说之一,取材于《新约.福音书》。作为为人生的艺术理念的实践者,茅盾一生执著于对民族、国家、革命等宏大命题的叙述,倾向于从基督教原典话语中寻找救世理想和新生动力,寻找个体和民族摆脱苦难的途径。茅盾有意摒弃了基督教的原罪文化意识,代之以强烈的社会文化批判理性,采取隐喻策略宣泄着内心的悲愤情绪和向死而生的反抗意志。这种故意的误读,是中国作家面对民族国家命运多舛、社会现实混乱不堪、个体生命无处从容安居的困局时所作出的一种文学观乃至世界观上的自为选择,体现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深沉的民族情感和激切的批判情怀。  相似文献   
68.
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频繁使用死亡元素进行文本架构,表达对于死亡议题的思考与探索。根据海德格尔的死亡哲学、弗洛伊德的生死本能假说及宗教伦理死亡观的理论,分析文本中的死亡主题,可以得出结论:死亡是建构自身存在价值、构建生命内在动力、追求生存本质意义的重要前提和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69.
"晚期风格"是萨义德晚年思考的核心问题,更是理解他晚期思想的关键.萨义德明确界定了"晚期风格",并通过高雅文化、通俗文化和艺术名家等三种话语策略证明了"晚期风格"的自我放逐特征.他将"晚期风格"作为一种向死而生的美学类型,认为它是艺术家以曲折的方式来表达对日益临近的死亡的思考、体验和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70.
中西方悼亡诗多寡不一的深层原因是缘于对待死亡的不同态度。中国人不能超越死亡的恐惧,所以悼亡诗特别多;而西方人对待死亡较洒脱,故悼亡诗相对较少。对死亡的不同态度是由两者的信仰和宗教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