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95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13篇
丛书文集   209篇
理论方法论   57篇
综合类   444篇
社会学   53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绝地天通”作为中国观念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所反映的是中国原创时期的观念转型 :从本源的生活感悟到形上的哲学建构。这种形而上学在形下的制度上的落实 ,便是汉代以来作为专制秩序的礼制的建立。原来“天地人神”浑然一体的交融关系 ,是一种本源的生活领悟 ;而“绝地天通”的发生 ,则是这种本源情境的打破 ,它最终导致了大本大源的蔽塞 ,而成为后来的封建专制主义意识形态在观念上的最初根据。因此 ,“绝地天通”的观念必须接受我们的破解。这种破解的目的在于 :引导我们从“天人相分”“人神不杂”的礼制秩序向“天人合一”“人神杂糅”的生活本源的回归 ,而将我们带向当下的本源的生活领悟。  相似文献   
102.
关于刘福通的结局 ,以往最常见的说法是 ,他在至正二十三年于安丰被张士诚的部将吕珍杀死了。本文列举、分析了这种说法的疑点 ,并通过对《明太祖实录》和《庚申外史》等书的比较 ,以及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反思 ,觉得《庚申外史》等书关于此事的记载比《明太祖实录》中的说法更为可信 ,认为刘福通与韩林儿一样 ,亦死于至正二十六年廖永忠的瓜步沉舟 ,而《明太祖实录》中的说法则系明初统治者的作伪。  相似文献   
103.
多元通和是中华文化和宗教文化所特有的模式。在宗教学基础理论上打破前苏联宗教鸦片基石论模式,吸收并超越西方宗教学模式,把唯物史观和儒家人本主义的仁和之道结合起来,建设温和的多元和谐的中国宗教学理论。充分运用中华文明的资源,结合中国的历史与国情,创立中国自己的当代宗教理论样式。  相似文献   
104.
童岭 《社会科学战线》2022,(2):93-103+281-282
唐代的南山大师道宣,是四分律宗的鼻祖,也被佛教史学者称为"中国佛教史学之父",在中国乃至东亚佛教史上有着不灭的光辉。在道宣涉及"佛教历史"的三大著作《续高僧传》《广弘明集》《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之中,《广弘明集》与《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均成书于麟德元年。特别是对于深感天年将近的道宣来说,《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可以说寄托了他最后的深意。从《集神州三宝感通录》的北周末年至隋代的佛教史"感通"叙述中,可以探究道宣对于隋代重兴佛法的深意。通过对隋文帝手敕修建的相州大慈寺塔、隋京师日严寺石影像等条目的分析,将其与北周武帝的废佛灭法、隋初的尉迟迥反叛、隋末杨玄感叛乱、大业六年弥勒教盗贼之乱等事件相结合,可窥视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佛教史书写的背后之意。中古时代末法思想盛行,道宣力图对隋文帝与隋炀帝采取不同的叙述与评判立场,其实隐含了他对唐高祖武德沙汰令的否定以及末法危机感,也蕴含了他对唐高宗、武则天护法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5.
翟学伟 《学术月刊》2022,(5):128-140
文化差异导致了跨文化中的翻译活动。不同文字间的学术交流本指望通过语言转换实现对源语地文本之理解,却因母语特点而不能得到忠实的再现。无论是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努力向西方世界翻译儒家经典,还是严复等中国知识分子试图向中文世界翻译《天演论》及一系列西方概念等,其翻译中的文化策略与自我矫正造成知识本土化之发生。所谓翻译的对等性,应具备跨文化语义上的一致性。由于自然科学在其学术共同体中建立了共同的符号系统,故实现了这一点。可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由于翻译活动始终面临创造性反叛,使源语地的文化观念或文本中的原有立场、内在框架与基本假定在转译中都发生了某种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6.
提出一种新颖的精确自适应斜坡补偿电路,与传统的自适应斜坡补偿电路不同,该电路不仅引入了输入、输出电压,还引入了电感电流和开关管导通阻抗的乘积,从而实现补偿量的自动调节和精确控制,提高了DC-DC转换器的带载能力和瞬态响应,同时更好地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基于该结构采用0.35μm CMOS工艺设计实现了一款面积为1.8×1.8 mm2的Boost DC-DC转换器芯片。测试结果表明,该转换器工作状态良好,占空比从15%~90%变化时,电感电流最大值变化量小于6.5%。  相似文献   
107.
14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明清时期1368-1912年),汉语作为东亚通语,在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中被广泛应用.各国通事、使者、文人交流应用汉语的具体情况,被记录在《燕行录》(韩国)、《朝鲜王实录》(韩国)、《皇越诗选》(越南)等东亚汉语文献之中,主要应用形式是口语、笔语、唱和、书信和国书等.这些记载说明汉语作为东亚区域国际通语地位已经确立.这是汉语国际化的重要体现,是汉语可以作为国际通用语应用的重要历史证明,为将汉语发展成为世界国际通用语提供历史借鉴,对当前的汉语国际传播和汉语国际推广及应用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8.
《老友》2014,(2)
正我将满80岁,身子骨还算硬朗,尚不到齿摇、发脱、气喘的老境。我连续看书两小时眼不花,一口气登上7层楼不觉得累,退休后没住过院,平日少与医生打交道。这得益于我的"六不"。嘴巴不可过馋。常言道:"嘴过馋,疾病缠。"人的疾病大都是吃出来的。对美食,我掌握一条原则:再好吃的东西,从不暴饮暴食。现实  相似文献   
109.
北京瞽叟通文馆与中国盲文体系的初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残疾人的特殊教育是世界进入近世以后,伴随人性尊严意识和人类平等理念的凸显而出现的,人类文明形态因之而进了一大步。本文确认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威廉·穆瑞1874年在北京创办的瞽叟通文馆是近代中国最早的特殊教育机构;而其创制的“康熙盲字”则标志着中国盲文体系的初建。  相似文献   
110.
杨义 《甘肃社会科学》2005,10(5):244-249
会通或融会贯通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学术界所趋同的一种基本的学术范式和学术方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20世纪以来知识形成和学问品格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会通的核心在通.专精是治学的根底,博通是治学的精神.专中寓博,博中寓精,专博相兼.寓与兼就是中国学术的会通思想.在文化挑战中出现"现代的烦恼",其源盖出于形势的要求和自身的无奈、思潮的激荡和专业的沉潛之间矛盾.对此,文化运动派采取以博驭专的策略;学院派走上通专成博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