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16篇 |
免费 | 131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53篇 |
劳动科学 | 21篇 |
民族学 | 70篇 |
人才学 | 134篇 |
人口学 | 22篇 |
丛书文集 | 1634篇 |
理论方法论 | 249篇 |
综合类 | 2881篇 |
社会学 | 358篇 |
统计学 | 1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6篇 |
2023年 | 119篇 |
2022年 | 129篇 |
2021年 | 160篇 |
2020年 | 99篇 |
2019年 | 95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72篇 |
2016年 | 96篇 |
2015年 | 176篇 |
2014年 | 308篇 |
2013年 | 268篇 |
2012年 | 327篇 |
2011年 | 388篇 |
2010年 | 348篇 |
2009年 | 387篇 |
2008年 | 548篇 |
2007年 | 389篇 |
2006年 | 306篇 |
2005年 | 352篇 |
2004年 | 248篇 |
2003年 | 230篇 |
2002年 | 261篇 |
2001年 | 217篇 |
2000年 | 197篇 |
1999年 | 117篇 |
1998年 | 56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6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我国现阶段不宜提“促进民族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循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现阶段不可能"促进民族融合";尊重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历史上不可能有"民族融合";尊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的现状,我国现阶段不宜提"促进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942.
晓峰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3):F002-F002
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 ,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范畴。作为对社会现象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能够科学反映时代精神的社科成果 ,对于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因此 ,进步的社科工作者 ,必须自觉地反映时代精神。所谓时代精神 ,就是体现于社会精神生活各个领域的历史的时代的客观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时代精神集中表现于社会的意识形态中 ,但决不是任何意识形态中的现象都表现着时代精神 ,只有那些代表时代发展潮流 ,标志一个时代的精神文明 ,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思想才是时代精神的体现。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943.
944.
去年3月1日陕西省神木县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全民免费医疗”。一时间引来争议如潮。经过15个月的实践到底效果如何?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算一算账,花了1.5个亿.把老百姓看病的问题解决了.老百姓爆发出生产的热情,这种生产的积极性.这种巨大的社会合力推动了神木的发展。说实话要算经济账的话,我们政府赚了一大笔钱。民生建设,如果搞得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运行和推进。也是一个高回报的投资。”(6月5日新华网) 相似文献
945.
刘天娥 《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95-100
创新型教师与非创新型教师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创造性特征上。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法研究创新型教师的特征,探讨创新型教师的成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教师具有较高的动机水平,具有强烈的自我主体意识,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开放性的知识结构及发展性的能力结果,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独特的教育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946.
丁子信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26-126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中东博士的新著<分工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产业集群新的分析视角.该书是在博士论文基础上,经过作者两年多的修改完善才得以定稿出版. 相似文献
947.
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背景下,政府的住房政策应有三大任务: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住房保障。综观国外住房保障模式的演变,均体现出多层次动态性特征。几近来山东省在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也存在住房保障体系设计缺乏前瞻性等问题,因而需要根据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水平,在住房保障体系法律地位、收入统计制度、突出动态性、建立专门运营机构、关注居住隔离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948.
本文认为,研究社会主义辩证法基本规律必须注意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具体表现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质量与结构互动规律,社会主义社会波浪式前进规律。 相似文献
949.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民生观的逻辑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贤斌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4-87,99
民生观的实质是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认识和看法。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民生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演进的,也是与唯物史观的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据此,文章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民生观划分为三个阶段来加以考察和说明,即唯物史观形成之前的萌芽阶段,伴随着唯物史观确立的正式形成阶段,以及唯物史观确立之后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完善和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950.
《青海社会科学》2016,(2)
发端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通过科技革新将人类带入工业社会。在此数百年间,人类物质财富的创造攀至顶峰,但以葬送资源环境为主宰的黑色工业文明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对峙。时下世界抑或今日中国,生态赤字日益扩大,生存环境岌岌可危。绿色发展生态模式是对旧有黑色文明理念的矫正与创新,在环境系统优化升级、价值取向重新厘定、生产路径蜕变转型、消费逻辑廓清再塑等方面都历经深度变迁。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要想开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格局,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益相统一,须坚持以绿色金融为杠杆、科技创新为内驱、顶层制度设计为根本保障,最终落实民众共享绿色成果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