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427篇 |
免费 | 704篇 |
国内免费 | 42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4019篇 |
劳动科学 | 1800篇 |
民族学 | 594篇 |
人才学 | 5077篇 |
人口学 | 714篇 |
丛书文集 | 8836篇 |
理论方法论 | 2795篇 |
综合类 | 26023篇 |
社会学 | 6458篇 |
统计学 | 224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81篇 |
2023年 | 805篇 |
2022年 | 854篇 |
2021年 | 1319篇 |
2020年 | 1032篇 |
2019年 | 1722篇 |
2018年 | 287篇 |
2017年 | 897篇 |
2016年 | 1457篇 |
2015年 | 2710篇 |
2014年 | 8405篇 |
2013年 | 7387篇 |
2012年 | 7175篇 |
2011年 | 7864篇 |
2010年 | 5960篇 |
2009年 | 6867篇 |
2008年 | 5682篇 |
2007年 | 3832篇 |
2006年 | 3645篇 |
2005年 | 3762篇 |
2004年 | 3475篇 |
2003年 | 3685篇 |
2002年 | 2757篇 |
2001年 | 2171篇 |
2000年 | 1712篇 |
1999年 | 755篇 |
1998年 | 378篇 |
1997年 | 328篇 |
1996年 | 234篇 |
1995年 | 206篇 |
1994年 | 153篇 |
1993年 | 96篇 |
1992年 | 98篇 |
1991年 | 139篇 |
1990年 | 92篇 |
1989年 | 215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教学型高校的科研工作的现状是资源有限、环境欠缺,教师职称科研倾向明显,科研方向的选择与学校的科研需要存在分歧。在此前提下,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培养相对稳定的科研队伍,请进来走出去多方争取科研资源;另一方面对教师的科研方向选择,既要兼顾学术自由,又要注重引导,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发展需要开展科学研究。科研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既要服务于教师的职称需要,又要加强科研规范教育,注重培养良好科研风气。 相似文献
52.
服务业作为现代化管理体制下的现代行业,拥有高效的管理体系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服务是产品,优质的服务取决于优质的管理,服务业间的竞争是服务质量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管理的竞争.如何把管理变成生产力和竞争力,是当今所有服务业和每个管理者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53.
54.
王丹丹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6):48-49
追求利润是企业所要实现的终级目标之一,实现利润的根本途径有两个,一是增加收入,二是降低成本。为使企业的成本管理更为有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成本观,最大限度地发挥成本管理体系的效能,使每个员工都成为自觉追求成本效益的主体。 相似文献
55.
王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2)
对来自CSSCI期刊上231篇社会管理创新的文章,以内容分析方法来考察论文发表时间、论文作者、作者单位、学术职称、研究层次、学科分类、被引频次、参考文献等,其目的是探明学界对社会管理创新进行研究的现状,并进一步回答哪些学者在研究、从什么维度进行研究和研究质量如何这三个预设问题。尤其指出了在未来研究中应注重政策应用类研究、建立在文献评估和引用基础上的规范研究,以及运用科学方法和经验事实作支撑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6.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施行。结合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深入推进,建设方式与投资渠道多样化。以及城市规划管理的改革。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城市规划工作者。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对控规的编制总结出了不少成功、有效的经验,并在城市建设与规划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市场机制在房地产业运行和资源配置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局限性和房地产产品的特殊性.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无法实现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平稳发展.因此.加强政府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由于房地产业在我国形成的时间短.且一直处于变革过程之中.因而对于房地产业的调控管理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没有形成完整体系。本文结合天津实际.对房地产业调控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8.
59.
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震前预报发布后或震时为受灾的人民群众提供应急疏散和临时生活的相对安全的场所.是城市总体规划、综合防灾管理的重要对象。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包括城市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城市各类绿地、防灾据点等。我国城市尤其是大中型城市都必须规划建设满足避难需求的各类地震应急避难疏散场所.并对其实施有效管理.使其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