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855篇
  免费   1344篇
  国内免费   383篇
管理学   18363篇
劳动科学   1133篇
民族学   2978篇
人才学   2917篇
人口学   1103篇
丛书文集   18740篇
教育普及   3篇
理论方法论   4138篇
综合类   35076篇
社会学   8042篇
统计学   5089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1006篇
  2023年   1663篇
  2022年   1632篇
  2021年   1880篇
  2020年   1525篇
  2019年   1687篇
  2018年   619篇
  2017年   1197篇
  2016年   1656篇
  2015年   2223篇
  2014年   6105篇
  2013年   5695篇
  2012年   6796篇
  2011年   7631篇
  2010年   6763篇
  2009年   7137篇
  2008年   8660篇
  2007年   5632篇
  2006年   4416篇
  2005年   4701篇
  2004年   3326篇
  2003年   3493篇
  2002年   3447篇
  2001年   3206篇
  2000年   2434篇
  1999年   975篇
  1998年   587篇
  1997年   430篇
  1996年   283篇
  1995年   217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我国经济发展演进方面的历史原因 ,也有国家的政策倾斜方面的因素 ,还包括财政政策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均衡发展。本文试图从金融资源的分配角度来分析城乡差距拉大的原因 ,认为当前必须重构农村金融体系 ,有效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动作用 ,引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逐步有效地遏制城乡差距扩大加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3.
彭道宾 《决策》2003,(6):20-21
这两年,一度备受冷落的中部地区再次热闹起来。中部地区之所以引人关注,源自中部的一度之痛。先是“中部塌陷”的危机,后是“不东不西”的尴尬,中部陷入了多重挤压的困境。“有差距就有谋划和发展的空间”。当换一种角度考量时,“不东不西”成了“左右逢源”。于是,以比较优势取胜的“田忌赛马术”在中部六省发展战略的定位中演绎出一个个现代版本。  相似文献   
24.
25.
2002年,上海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势头,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不断增强,总体经济形势明显好于2001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40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增幅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9个百分点,达到了自1998年以来五年中的最高增长水平,并已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2年上海经济能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证券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得以  相似文献   
26.
打开十七大报告,民生话题几乎贯穿始终,诸如"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人  相似文献   
27.
雪松 《现代交际》2004,(8):40-41
北京市人才测评考试中心最近公布一项调查结果:目前在职者中有55%左右的人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出现错误。当你所做的工作完全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时,那种落寞、尴尬甚至挫败感可能常常袭上心头。那么,就趁年轻,勇敢地面对新的挑战吧。当一扇门关上的时候,另一扇门已经悄悄敞开了——  相似文献   
28.
该文阐述了创立公交企业品牌的意义。结合一些世界知名交通企业集团,以其品牌的优势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并在该领域中确立重要地位的事例,说明品牌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9.
30.
本文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着重探讨了科技进步、人的科学素质与现代教育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社会,科技进步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标志,同时科技进步又是以人的科学素质的提高为核心内容的,即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与人的科学素质的现代化同步发展为前提条件的。而现代教育不仅是实现人的科学素质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科学技术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现实社会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是推动现代科技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