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638篇 |
免费 | 1275篇 |
国内免费 | 27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4739篇 |
劳动科学 | 907篇 |
民族学 | 2348篇 |
人才学 | 2358篇 |
人口学 | 872篇 |
丛书文集 | 14940篇 |
教育普及 | 3篇 |
理论方法论 | 3329篇 |
综合类 | 28175篇 |
社会学 | 6474篇 |
统计学 | 40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794篇 |
2023年 | 1324篇 |
2022年 | 1278篇 |
2021年 | 1479篇 |
2020年 | 1240篇 |
2019年 | 1350篇 |
2018年 | 484篇 |
2017年 | 967篇 |
2016年 | 1308篇 |
2015年 | 1772篇 |
2014年 | 4885篇 |
2013年 | 4574篇 |
2012年 | 5444篇 |
2011年 | 6159篇 |
2010年 | 5450篇 |
2009年 | 5719篇 |
2008年 | 6881篇 |
2007年 | 4549篇 |
2006年 | 3503篇 |
2005年 | 3759篇 |
2004年 | 2684篇 |
2003年 | 2831篇 |
2002年 | 2760篇 |
2001年 | 2557篇 |
2000年 | 1955篇 |
1999年 | 802篇 |
1998年 | 469篇 |
1997年 | 353篇 |
1996年 | 220篇 |
1995年 | 179篇 |
1994年 | 92篇 |
1993年 | 81篇 |
1992年 | 81篇 |
1991年 | 86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绿色农业——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元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27-29,39
当今世界各国在实施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农产品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的矛盾,存在生态、资源、产品安全与经济效益难以统一的矛盾。我国的绿色食品工作者,综合分析世界各国实施现代农业的利弊,在总结十多年来发展绿色食品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绿色农业这个崭新的理念。这是一种内涵丰富、科学合理、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农业模式,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3.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在于提高经济效率与国民福祉,实现生产率、实际工资和企业利润的协同增长,而高质量经济活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高质量经济活动具有报酬递增、生产率提升空间大、产业带动效应强等特征。通过生产率提升空间大的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关系,高质量经济活动产生大范围的外溢效应,实现普遍的效率改进和实际工资提升。高质量经济活动具有三重特定性,即行业和产品的特定性、规模与结构的特定性、时间和空间的特定性。随着技术—经济范式的不断演进和国际分工体系、贸易体系、金融体系的变迁,高质量经济活动的内涵及其作用机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之相应,高质量经济活动的选择、培育和维系也需要各种不同的制度安排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84.
在中国加入 WTO(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上,金融市场开放一直是我国与主要谈判方谈判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国金融市场还要不要继续开放?还能不能进一步扩大开放?面对国际上的种种疑虑,中国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中国金融业不仅敢于直面'入世'可能带来的冲击,而且对'入世'后中国金融业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8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党中央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构想,是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新发展,与西方所追求的构建全球化的世界正义秩序有一定相通之处,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举措在人类文明互鉴共融的思想逻辑中更具现实性和超越性,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进程中解决困境的智慧主张。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内生并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强化的多元文化共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是人类社会实现文明共鉴、和谐共荣的核心理念,体现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类文明交融互动的深刻文明发展机制。多元文化共生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中强大的包容性和融合力,在人类深度交流中展示了中华民族认同感渐进而又深远的发展前景,并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6.
双循环是在逆全球化风潮迭起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形势下,推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和促进全球经贸循环逐渐恢复的重要战略选择。双循环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国内国际双循环互动为重要支撑,是对国际经贸双向互动双循环模式的借鉴和对单向操控"双层循环"的超越。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疏通国内国际循环的堵点。为此,要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以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疏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堵点;要借助"一带一路"平台,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打破国际大循环的壁垒;要把创新链作为耦合生产链和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打通全流程创新链条。 相似文献
87.
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成熟的标志。一系列数据和现象表明,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我国西部高等教育与东部地区相比较,发展差距有扩大的态势。西部高等教育整体规模小,财政支持相对较低,院校分布和办学层次的结构不合理,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学科、高水平人才稀缺。为缩短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需要充分借助我国的"制度优势",激活西部高等教育的内生动力,促进东部高等教育"向西而行",实现全国"一盘棋"的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8.
服务业作为现代化管理体制下的现代行业,拥有高效的管理体系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服务是产品,优质的服务取决于优质的管理,服务业间的竞争是服务质量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管理的竞争.如何把管理变成生产力和竞争力,是当今所有服务业和每个管理者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89.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强调必须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高度,从发展之基,富民之本、活力之源、崛起之路的高度,充分认识促进全民创业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0.
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集青山、绿水、蓝色海洋、美丽海岛于一体,三面环山,南临黄海,一马平川,区内有两条主要河流蜿蜒穿过,玉带缠腰,是投资兴业的宝地在东北振兴的大潮中,辽宁省正在实施"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列为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发展区域之一的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针对自身特点,创新思维,开拓进取,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与招商引资同步推进,成为辽宁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和产业转移升级的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