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83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1.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四川省教育厅主管、成都理工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本刊禀承“百家争鸣,推陈出新;古今贯通,文理交融”的办刊追求,致力于办出有较高学术品性和实践指导性的刊物,热忱欢迎海内外学者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112.
过去的企业无不以财务、行销、技术等能力做为其竞争优势,但这些有形的能力,在百家争鸣的市场中易被其它竞争者模仿,因此现今的企业想成为市场上的领导者,除了这三项能力理应具备外,更需注重人力资源上的竞争优势,在公司内从事与人相关工作的人力资源部门则亦显重要;但是否人人都可以从事人力  相似文献   
113.
叶尚志 《人才开发》2001,(2):1-1,4,5,6,38
墨子是2400多年前,我国春秋战国之交、百家争鸣时期出现的一位学问渊博、思想深邃、很有影响的伟大人物。 墨子名翟,是一个著名学派——墨学的领袖。他和弟子穿短、衣麻,脚蹬草鞋;勤俭节约,技艺高精;刻苦自励,纪律严格;赴汤蹈火,视死如归;餐风饮露,甘之如饴;忧国忧民,经世致用;是当时最有影响的一个学派。 他的生卒年代约为公元前468年至  相似文献   
114.
蔡波 《社会科学论坛》2011,(10):181-184
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让人们感到惊异的现象,比如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发现的世界级伟人同时出场的"轴心时代"[1]。百家争鸣、伟人竞现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属于那样的时代。另一种现象也时有发生,即决定历史进程或影响历史转折的关键事件都集中于某个历史时段:  相似文献   
115.
《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王京龙著,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是200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也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研究的理论专著。它以中华文明起源的夷夏东西说为理论基础,从对战国诸子思想体系的透视中凸显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16.
稿约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是由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主办,以统战理论研究为主的社会科学综合性期刊(季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为CN44-1 589/C,国际标准刊号ISSN1 672-3562。本刊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繁荣社会科学尽力,  相似文献   
117.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就开始思考、探索建设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他运用对立统一原理具体而深入地分析当时社会各个方面的矛盾,提出用几个“并举”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来促进社会主义艺术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用集中和民主、纪律和自由的对立统一来构建社会主义的政治局面。毛泽东是探索建设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开创者。  相似文献   
118.
通过分析汉宋两朝立法思想,从中得知儒家法律化渐进过程,以及儒家思想对立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9.
《阅读与作文》2010,(1):48-50
道德情操的表述 我们打开先秦、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典籍,可以看到,当时“百家争鸣”中的各个学派几乎都有它们自己的忧、乐观。例如孔子这样表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不注重道德品质的提高,不切磋学问,不按道义的原则去行动,  相似文献   
1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领域呈现异彩纷呈、百花齐放的局面.在这场百家争鸣的理论争论中,实践美学走向何处成为美学界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