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83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投稿须知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南华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本刊始终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办刊方针,大力倡导学术自由、追求科学真理。为进一步办好本刊,我们热忱欢迎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向本刊投寄稿件或推荐优秀作品,尤其欢迎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向本刊投稿。  相似文献   
122.
投稿须知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南华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本刊始终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办刊方针,大力倡导学术自由、追求科学真理。为进一步办好本刊,我们热忱欢迎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向本刊投寄稿件或推荐优秀作品,尤其欢迎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向本刊投稿。为此,特提醒投稿作者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2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再次强调“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是中央促进多元文化发展的最新表态。“百花齐放”显然比“一花独放”好,“百家争鸣”显然比“一言堂”好,文化的多元化显然要好过一元化,此中道理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24.
高巍翔 《兰州学刊》2008,(8):149-152
春秋战国对我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影响,以及我国封建社会的长期稳定性,学者们从很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大体上没有从大文化生态的角度进行探讨。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政治变革、思想文化活跃的社会转型时期,三者在时空上一致,相互促进,生动地展示了技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之间在互动中形成了一种差序的文化生态:一、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协进为新的封建社会经济制度基础的形成和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物质基础;二、旧的上层建筑的解体和“百家争鸣”的出现奠定了我国封建政治制度和文化意识上层建筑的基文章化形态;三、文化扩散和教育下移以及“百家争鸣”的形成从思想文化上巩固了社会变革的成果为以后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合理论证和预设。  相似文献   
125.
稿约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是由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主办,以统战理论研究为主的社会科学综合性期刊(季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为CN44-1 589/C,国际标准刊号ISSN1 672-3562。本刊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繁荣社会科学尽力,  相似文献   
126.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就开始思考、探索建设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他运用对立统一原理具体而深入地分析当时社会各个方面的矛盾,提出用几个“并举”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来促进社会主义艺术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用集中和民主、纪律和自由的对立统一来构建社会主义的政治局面。毛泽东是探索建设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开创者。  相似文献   
127.
通过分析汉宋两朝立法思想,从中得知儒家法律化渐进过程,以及儒家思想对立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8.
《阅读与作文》2010,(1):48-50
道德情操的表述 我们打开先秦、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典籍,可以看到,当时“百家争鸣”中的各个学派几乎都有它们自己的忧、乐观。例如孔子这样表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不注重道德品质的提高,不切磋学问,不按道义的原则去行动,  相似文献   
129.
《社区》2008,(26):41-41
春秋战国时期,牛人特别多,尤其是卫国盛产人才。大名鼎鼎的吴起、子贡、商鞅,都是卫国人。在这百家争鸣的时代里,稍微有点儿本事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热衷并且擅长跳槽。其中,我们的老熟人商鞅就坚信:树挪死人挪活,好工作是跳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0.
百家争鸣作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传播盛况,其所赖以生存的传播生态值得关注。本文着眼于传播生态,从经济、社会的解组;口语传播的兴盛;独特的传播食物链以及极富时代特征的传播平台考察了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跳出了本学科此前拘泥于传播思想史的视阈解读这一传播盛宴的研究范式,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