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4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81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115篇
人才学   30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084篇
理论方法论   389篇
综合类   1514篇
社会学   407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在既有的费孝通研究中,乡土中国这一概念获得极大的重视,大量的研究皆沿袭从乡土到小城镇再至区域发展与全国一盘棋的线索来对其学术思想与方法进行解读。然而几乎未有研究注意到费孝通对于中国山川的关注,而恰恰是这种对于中国山川关注的前后变化为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他的学术思想和方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由此入手不但可以对其有关中国社会、文化及中国人的研究形成更为全面与整体的认识,而且也促使我们思考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关系。这种两重性决不可偏废其一,它们的平衡无论是对学科的建设,还是对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及中国人而言,都将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当代社会学与人类学关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和人类学几乎都产生于19世纪中叶,是两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不同时期、不同学者曾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两者的关系进行过比较,提出不同的观点。本文从现实的、客观的角度,从学科的历史发展,自身的逻辑发展来分析两门学科在许多方面的交叉性,这对两门学科各自的发展、社会的良性运行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经济学、社会学研究路径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社会学是经济学与社会学相交融而产生的一门交叉学科。因此,尝试在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就各自的研究路径进行比较,对于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将是很有裨益的。所谓研究路径就是研究的路线、程序,即研究展开的思路。具体指的是从一个基本假定出发去构建理论与方法,分析、解释现实问题的思维过程。它包括基本假定、理论化模式与研究方法以及政策应用三个方面。其中基本假定是最为根本的、核心的方面,其他方面都是以它为基础的。本文就是从以上三个方面去展开经济学与社会学研究路径之间比较的。经济学与社会学由于在基本假定方面的不同导致了理论化模式与研究方法以及政策应用方面的不同。经济学与社会学在研究路径方面的不同,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是在经济学中的非现实而“干净的模型”,而在社会学中现实而“肮脏的手”。  相似文献   
994.
网络社会:一种新的、现实的社会存在方式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网络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学者对网络社会的注意。与一般的看法不同的是 ,我们认为网络社会是一个现实的社会 ,而认为网络社会是“虚拟社会”的看法有不妥之处。为此我们从互动关系的角度阐述了网络社会 ,即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所具有的特点。提出要建立一门新的社会科学———网络社会学 ,并对之新近应研究方向和内容作了粗略的描述  相似文献   
995.
重视史学是李达学术思想的一大特色。李达认为史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他说:“历史很重要,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是社会科学的中心一环”①。虽然李达主要不是历史学家,但作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其史学思想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李达的历史理论及其对中国史学的影响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有三李(李大钊、李达、李汉俊)并称之说。三李的学说各有特色。李大钊主要宣传了唯物史观。李汉俊以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见长,李达则以科学社会主义为…  相似文献   
996.
997.
社会流动并不天然伴随社会融合。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参加了某知名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关于上海青年人择偶观念的讨论。深刻地体验到"本地人"与"外地人"这堵无形的巨墙,俨然真实地横亘在上海人与新上海人之间,形塑着两个群体不相交汇的择偶策略轨迹。  相似文献   
998.
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见证者 1915年,伊莎白教授出生于中国成都一个加拿大传教士家庭.幼时的伊莎白被父母送回加拿大接受教育,上大学时主修社会学.1938年,伊莎白获多伦多大学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此后她回到中国成都,参加在四川兴隆场的乡村建设实验并开展人类学调查.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任教于金陵大学的英国共产党员大卫·柯鲁克.  相似文献   
999.
楚静 《船山学刊》2008,(3):217-220
民法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形式因素和事实因素是密切相关、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自然法学为我们提供了民法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分析实证法学为我们提供了民法现代化的表现形式、社会法学为我们提供了明了法律现实以及实现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宽容、综合、整体性应是我国民法现代化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00.
周平远 《湖南社会科学》2008,(5):139-142,159
中国文论30年所经历的从“去政治化”到“泛政治化”过程,也是一个从“泛学科化”到“去学科化”的过程。在1980年代具有整体性的“向内转”所引发的“新学科”运动与“泛学科化”思潮中,文艺社会学学科重建工作尽管相对滞后但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与进展;而世纪之交的具有“向外突”性质的“文化转向”所导致的“去学科化”取向,却造成了文艺社会学重建工作的中断或“悬置”。作为文艺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学科交叉,既可以有偏重于文艺一社会之学的“文艺社会学”,也可以有偏重于社会一文艺之学的“社会文艺学”;既可以有文艺学学科定位,也可以有社会学学科定位。无论是“文学研究”还是“文化研究”,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和发展空间。因此,对于当下中国文艺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来说,建设具有“多维论”性质的文艺社会学现代形态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