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132篇 |
免费 | 1610篇 |
国内免费 | 23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6165篇 |
劳动科学 | 987篇 |
民族学 | 1511篇 |
人才学 | 1781篇 |
人口学 | 926篇 |
丛书文集 | 15525篇 |
教育普及 | 3篇 |
理论方法论 | 3054篇 |
综合类 | 25709篇 |
社会学 | 4809篇 |
统计学 | 850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575篇 |
2023年 | 1122篇 |
2022年 | 1005篇 |
2021年 | 1013篇 |
2020年 | 931篇 |
2019年 | 778篇 |
2018年 | 447篇 |
2017年 | 736篇 |
2016年 | 1073篇 |
2015年 | 1619篇 |
2014年 | 4290篇 |
2013年 | 3641篇 |
2012年 | 4779篇 |
2011年 | 5643篇 |
2010年 | 5520篇 |
2009年 | 6293篇 |
2008年 | 6335篇 |
2007年 | 4435篇 |
2006年 | 4138篇 |
2005年 | 4251篇 |
2004年 | 3790篇 |
2003年 | 3650篇 |
2002年 | 2980篇 |
2001年 | 3046篇 |
2000年 | 2576篇 |
1999年 | 1040篇 |
1998年 | 670篇 |
1997年 | 550篇 |
1996年 | 416篇 |
1995年 | 267篇 |
1994年 | 204篇 |
1993年 | 186篇 |
1992年 | 183篇 |
1991年 | 199篇 |
1990年 | 275篇 |
1989年 | 197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37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数字经济时代,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企业由原来单纯的重视产品为中心,发展到产品本身和产品服务并重,客户服务成为企业运营的生命线。数字经济时代呼唤客户数字化服务转型,重塑数字化服务新体系。数字化服务呈现在线化、平台化、智慧化、透明化等特点。数字化服务转型策略为:服务意识的数字化转型,由被动服务向合作共赢的服务生态转变;服务能力的数字化转型,由传统后置服务向个性化智慧服务转变;服务体验的数字化转型,由结果管理向全程体验管理转变;服务价值的数字化转型,由单纯服务向创造价值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93.
推动内蒙古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应进行合理区划、进一步明确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形成方向清晰、定位明确、相得益彰的城镇、生产和生态不同功能的区域,以统筹内蒙古东西部以及内蒙古与外部区域联动的总体布局为引领,以沿黄河、沿交通干线为轴,以中心城市、城市群和重点旗县建设为支撑,构建彰显优势、各具特色、城乡融合、内外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体系。调整内蒙古空间结构,应在确立空间治理新模式、改革要素流动机制、调整现有政策、科学配置基础设施、争取中央差别化政策支持等方面形成保障。 相似文献
94.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在空间尺度、内容层次、城乡部门、政策方式、引领平台等方面体现出演进轨迹特征;具有基于现实条件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和问题解决的实践逻辑;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多重治理价值维度。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要进一步创新功能定位、优化政府间关系、加强要素市场与空间载体建设、共建区域间联动平台、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等。 相似文献
95.
96.
97.
98.
西部工业经济在快速崛起的过程中,产生了未能有效规避承接污染企业迁移的问题。地方政府决策者的生态认知及其基于经济地情的发展权衡,是生成这一问题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环境信息输出端的信息供给不足以及认知主体的认知偏好,使得西部部分地方政府认知结构走向失衡,形成生态认知堕距。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地方财政困难而内生工业发展能力不足的现实地情,促使地方政府在发展权衡中极易偏向通过承接污染企业优先解决发展不足的问题。基于"认知—权衡"分析框架,促使后发地区地方政府在决策中找准生态与发展的结合点,生态利益先觉型生态认知的塑造是关键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99.
网络脱生:创业过程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探讨了企业从社会网络的脱生过程。对珠三角企业家的访谈表明,创建企业需要的商业情报、创业资金、首份订单三项资源均来自创业者的社会网络。作者提出市场—网络互动关系的理论模型以解释上述过程,并用830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对该模型的研究假设作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00.
《反垄断法》规制行政垄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行政垄断问题严重,应该受到法律的规制,从中国目前的条件来看只能由反垄断法来规制。由于行政垄断的复杂性,反垄断法的作用会受到种种困难限制,包括反垄断法立法自身方面、中国法律体系及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因而还需要从多方面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