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5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7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扼制腐败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党和政府惩治腐败和职务犯罪的力度一年比一年大,但职务犯罪和腐败问题却仍呈上升趋势.党和政府在预防职务犯罪和防治腐败方面也采取了种种措施,但效果也并不明显.打也打了,防也防了,为什么打和防都没有达到扼制腐败和减少职务犯罪的理想效果,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做法,去深入研究、寻找扼制腐败和减少职务犯罪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一向被称为"清水衙门"、承担反腐重任的纪委特别是纪委书记,自身也有腐败问题发生。经媒体披露后,大家感到吃惊,继而有些惶恐和担心。由此也给人们带来种种疑问:纪委书记为什么会腐败?应该如何规范纪委书记的权力,以有效制止这种腐败?  相似文献   
63.
乡村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他们的工作作风和自身形象,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从现实工作中来看,乡村干部绝大多数是廉洁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相似文献   
64.
在历史传统上,我们也没有腐败问题。所以我们根本就不用抗击腐败或避免腐败。这是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中的,我们的文化不相信贿赂、敲诈和腐败。——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  相似文献   
65.
腐败是一个社会毒瘤,它侵害了党的机体,破坏了政府的形象,损害了公众的利益,危害了社会的安定,我们必须采取加强思想教育,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反腐败的社会环境,加大惩处力度等措施,予以彻底整治.  相似文献   
66.
在反腐败问题上,公众为一种"无解"的悲观情绪所笼罩,虽然常有高官落马,常有窝案现形,高层在反腐问题上也从未懈怠,却遏制不住前"腐"后继。让公众焦虑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反腐败似乎一直没有走出"谁来监督监督者"这个怪圈,纪委监督官员,可谁来监督纪委?当纪委官员自身不正时,如何有监督的底气和能力?在官本位的体系中,监督常被视为一种权力。其实,监督很多时候不是一种权  相似文献   
67.
卢正刚 《领导文萃》2010,(14):132-134
<正>长期以来,我国腐败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执行性的腐败,即政府公职人员在执行法律法规的过程中不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有意降低或者提高标准以谋取私利。一般来说,从事这种腐败行为的官员主要利用法律法规赋予他们的自由裁量权,在法律规定的上下限之间给行贿人方便。直到郭京毅案曝光,人们才窥知权力寻租的高级形态:"政府俘获"。  相似文献   
68.
全球知名的反腐败机构“透明国际”组织公布的2006年度清廉指数排行榜上,芬兰与冰岛、新西兰并列为全球最清廉的国家。芬兰专门研究腐败问题的政治学博士鲍拉·提胡宁说,在芬兰历史上官员腐败问题也曾一度成为畅销报纸的头条。而现在,芬兰却成为世界上最清廉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深入人心的廉洁文化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69.
古代官员从小接受主张"忠君"、"仁爱"的儒家道德教育,可还是有不少人成为官场腐败的同谋。这个官场到底是什么样呢?对民众来说,忍受官吏的盘剥侵害已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文化现象;对官员来说,盘剥百姓、贿赂上司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也正因为如  相似文献   
70.
崔少鹏首先感谢研讨会主办方马达里亚加基金会,使中国的纪检机构有机会向各方介绍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有关情况,并共同探讨反腐败这个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 崔少鹏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反腐败、反压迫斗争中诞生的,从建党之初就把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作为自己的鲜明政治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