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1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金庸在其武侠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形象。从陈家洛到郭靖,从乔峰到韦小宝……无论他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但在他们身上却共同凝聚着金庸的审美理想。这些英雄形象的塑造,寄托着金庸的理想人格,这是作者充分吸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果。金庸小说中的英雄人物,虽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但在他们身上,却体现出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2.
李广是《史记》中的悲剧英雄,他勇武、仁爱、淳厚,屡立战功却不得重用,最后被迫自刎。他是皇室矛盾的牺牲品。这种“人生价值的毁灭”的悲剧,熔凝着作者自身的悲剧遭遇,并且体现于整部《史记》中英雄形象的刻画。  相似文献   
33.
乐音 《华人时刊》2011,(11):80-81
当全世界华人在各地以各种形式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际,身为旅居美国达拉斯30年、追求"让中华音乐响遍全世界"理想20年的美籍华人指挥家汪大卫,为表达音乐人对孙中山的敬仰及追思,于2011年3月开始策划辛亥百年海峡两岸巡演活动。由来自北美华裔子弟及广州小天使乐团成员共同组成了北美菁英广州小天使联合交响乐团,巡演海峡两岸广州、南京、扬州、台中、台北五市。  相似文献   
34.
35.
当代中国文学英雄形象的塑造构成了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与写作视域,"十七年"、"文革"、"新时期"三个阶段的"英雄叙事",观念复杂,演绎变化,其所经历的"人"——"神"——"人"的文学路径,反映了文学的特质与规律,亦成为我们观察当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镜像。  相似文献   
36.
大众文化语境中"英雄"的崛起及审美趋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伴随着大众文化日渐兴盛,一些负面社会现象进一步发展、恶化,人们的危机感、空虚感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这种时代的现实唤起了那些以人文关怀为己任的作家们的焦灼与忧虑,塑造英雄形象成为其创作的重要立足点--"英雄"崛起,并呈现出这个时代现实人生的种种内涵和特征,具有独特的审美风貌.  相似文献   
37.
新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在中国新时期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塑造的英雄形象出现了由"神"到"人"的转变,表现出一种"向内转"的写作态势,对于英雄形象的最终结局实现了"悲"与"喜"的置换。这种对革命人物形象的描写转变体现了从不同的价值取向塑造出不同类型的英雄形象的书写趋势,表现出文学创作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新趋向,可以说正是流贯其中的新时期文化意蕴和时代精神内涵的体现。  相似文献   
38.
《麦田里的守望者》:反叛迂腐与虚伪的“现代经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称为美国 2 0世纪文学的“现代经典”。人们对其毁誉不一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小说主人公霍尔顿的评价出现歧异。作为富家子弟的霍尔顿 ,拒绝进入伪善的成人世界 ,试图建立有益于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精神环境 :做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个人物象征地表达了依然坚守人文立场的美国作家对物化文明的拒斥。小说所揭示的物质富裕与精神匮乏的失衡 ,对于当代社会 ,具有深刻的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39.
王硕 《国际公关》2013,(4):72-74
英雄形象的塑造,野性本色的描绘,平民人物的特写,让大批人涌向西部这片神秘的土地,在西进运动中追逐并实现着自己的美国梦美国的西进运动已经成为历史中一个辉煌的篇章,也成为美国人成就美国梦的一个特殊记忆。西部,不仅拥有广袤的原野,也寄存着美国人的梦想,如果想用勇敢、辛勤、劳动、战斗,甚至是贪婪、掠夺来换取幸福的生活,享受自由  相似文献   
40.
本文尝试用具体的两个意象来概括中西诗学的差异,这种宏观把握有助于直观、有效地比较。中国的“水意象”和西方的“海意象”能较准确地代表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诗学体系,同时,这两个意象又是中西具体的自然条件和思维方式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