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白色"在日本自古被看作具有"神"性的色彩,象征着神圣与光明。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包含着白色,白色也被多次运用到文学及影视作品中,用以歌颂纯粹美好的爱情,抒发内心的物哀之情与乐道安命的洒脱心性。白色更是与日本人内心深处的樱花情结和集团主义相得益彰。本文通过考察白色在日本人生活中的各方面体现,探寻白色所蕴含的意义及象征,明确白色与日本人精神追求的契合。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日本尚白文化与中国古代色彩文化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32.
首姝嫚 《社会工作》2011,(11):26-26
一 灾害救助是为了使陷入困境的灾民获得衣食住行、医疗等方面的基本生活保障,同时使灾区社会发展尽快恢复正常化、秩序化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现有的灾害救助工作体系已经比较成熟,但仍有一些方面有待于改进。  相似文献   
33.
中国清朝与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交往是中俄关系史上的开始时期,也是中国人对俄国形成认识的最初阶段。18-19世纪清政府通过向俄国派遣使团和派驻使臣,零距离接触和实地感知俄国,获得了大量俄国信息。主要通过清人在俄国的实地感知,对俄国复杂寒冷的气候特点及其俄国人衣食住行进行梳理和分析,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当时俄国人的生活实态。  相似文献   
34.
叶青 《四川省情》2014,(12):1-1
自古以来每个人都离不开衣食住行,其中的“住”就包含了家具。而现代社会,根据笔者自己的体会与观察,房屋装修一般是房价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而家具的费用又是房屋装修费用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上下。可见,家具产业是一个既历史悠久又不断创新的产业。只要有人,就一定需要。  相似文献   
35.
一凡 《社区》2010,(27):36-37
汪曾祺先生我没见过,更不认识,但跟汪曾祺学做美食却是确确实实的——从他的作品中学的。汪曾祺先生是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善写凡人小品,记乡情民俗,谈衣食住行,于不经意、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大师虽已驾鹤西去,但他的作品是永远留在人间的。  相似文献   
36.
《阅读与作文》2010,(5):71-71
传说黄帝战胜蚩尤后,定都涿鹿城(今河北),并开始了治世大业。他封驯服七种野兽、大败蚩尤的马师皇为牧政官,管理衣食住行和驯服六畜;封在战场上救死扶伤和采集治创良药的炎帝为医政官,管理医药和治疾;封理财有方的嫘祖为财政官,专管国家的经济和出纳;封屡立战功的力牧大将军为军政官;封联系各部落有功的伏羲氏为行政官。  相似文献   
37.
陶涛 《中国民族》2008,(9):58-59
他曾在旅途、闲谈、逛街时发现过采访线索,也曾在会场里、活动中、参观时捕捉到独家新闻;他曾写过国务院机构改革这样的重大题材,也曾写过老百姓衣食住行之类的微小事情;他曾为一个个小人物的命运奔走呼吁,也曾为一项项重大政策的调整而建言献策。他奉献出3000多篇、300多万字的各类作品,在全国性、地区性、行业性评比中获奖的作品超过百篇,获得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全国“报刊之星”、宁夏“十佳记者”等诸多荣誉称号。 这个对新闻工作一片痴情、成就卓著的人,就是庄电一——光明日报驻宁夏记者。  相似文献   
38.
李俊儒 《今日南国》2009,(17):10-11
核心提示:住有所居,安居乐业。对老百姓来说,“家”最基本的外在形式就是房子,从建国初的土坯房,到上世纪70年代的平房、90年代的商品房,再到21世纪的小高层、复式、别墅……住房的变迁,是新中国60年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39.
王艳群 《今日南国》2009,(14):38-39
编者按: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四大要素。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对衣、食、住、行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服装由颜色单一到五彩缤纷;饮食由解决温饱到营养优先,居住由多代同堂到宽敞私密,出行由“两脚步撵”到“四轮驱动”。盘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点点滴滴,从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而这些发展变化都深深的珍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从本月起,本刊将陆续推出“从衣食住行看巨变”系列报道,与读者共同回忆新中国成立60年来那些难忘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40.
陈媚 《今日南国》2008,(24):30-31
1958年到2008年,不知不觉中,历史的车轮走过5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心关怀下,经过全区各族人民的艰苦创业,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物质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作为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最能够直观地表现出一个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