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25篇 |
免费 | 180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08篇 |
劳动科学 | 31篇 |
民族学 | 58篇 |
人才学 | 100篇 |
人口学 | 45篇 |
丛书文集 | 1191篇 |
理论方法论 | 185篇 |
综合类 | 2724篇 |
社会学 | 233篇 |
统计学 | 45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93篇 |
2023年 | 286篇 |
2022年 | 220篇 |
2021年 | 273篇 |
2020年 | 232篇 |
2019年 | 192篇 |
2018年 | 94篇 |
2017年 | 135篇 |
2016年 | 153篇 |
2015年 | 197篇 |
2014年 | 379篇 |
2013年 | 291篇 |
2012年 | 313篇 |
2011年 | 344篇 |
2010年 | 318篇 |
2009年 | 307篇 |
2008年 | 389篇 |
2007年 | 301篇 |
2006年 | 203篇 |
2005年 | 221篇 |
2004年 | 155篇 |
2003年 | 146篇 |
2002年 | 150篇 |
2001年 | 132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县域新型工业化是通过新型工业部门和新型工业发展方式的发展来推进的工业化。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大力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但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面临着县域工业化基础普遍薄弱、对传统工业部门的依赖和对新型工业部门的迷茫、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稀缺、企业创新不足,获得的支持不足,地方政府的理念和政策转换慢以及缺乏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等因素的制约,要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就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包括充分利用在县域新型工业化中所面临的有利条件、创造有利于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政策环境、做好产业选择、加强产业链建设,并且国家要高度重视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将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作为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74.
利用1995—2014年统计数据,分析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差距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且呈快速发展趋势,内部差距最大的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远高于固定资产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和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尽管国外市场增长迅速,但国内市场规模对产业发展差距的影响更大。加快产业发展和缩小区域差距的关键在于发挥比较优势、加强技术创新和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等。 相似文献
75.
76.
《广东社会科学》2016,(5)
中国政府颁布了众多产业政策进行资源再配置以促进重点产业的发展。那么,产业政策能否有效提升受扶持产业的生产效率,这是一个受到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汽车产业为例,利用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探究了汽车产业生产率的变动及各子行业间生产率的差异,并进一步利用政策偏度测度产业政策中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补贴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政府资源再配置角度对汽车产业政策绩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汽车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会促进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研发补贴却对汽车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没有起到明显作用。另外,由于政府对各个子行业的资源扶持力度不同,导致了不同行业之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7.
78.
本文以江苏为例 ,对高新技术产业与GDP的相关性 ,以及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核心要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论证 ,认为只有把握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各阶段特征 ,才能正确有效地制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9.
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与收敛分析——基于环境污染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3,(9):43-47
传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忽视环境污染要素,不能准确衡量地区农业发展的差异。考虑环境污染因素后,我国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下降,因此,忽视环境污染因素的传统全要素生产率评价方式对我国的农业增长存在生产率高估。各地区考虑环境污染因素后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不存在绝对收敛和随机收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不会无条件的自动消失。然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显著的条件收敛性,这意味着通过适当的政策性措施,地区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可以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80.
评论家对“宁夏新三棵树”的批评,多忠实于文本的艺术呈现,既揣测到作家的创作思维,又能在文本内部挖掘出作品的深刻内涵;既注重文本现实意义的揭示与阐释,又注重文本形式要素和美学要素的剖析与解读,同时,对文本症候作出善意和难得的批评,如此则渐渐贴近“文本的召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