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25篇 |
免费 | 180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08篇 |
劳动科学 | 31篇 |
民族学 | 58篇 |
人才学 | 100篇 |
人口学 | 45篇 |
丛书文集 | 1191篇 |
理论方法论 | 185篇 |
综合类 | 2724篇 |
社会学 | 233篇 |
统计学 | 45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93篇 |
2023年 | 286篇 |
2022年 | 220篇 |
2021年 | 273篇 |
2020年 | 232篇 |
2019年 | 192篇 |
2018年 | 94篇 |
2017年 | 135篇 |
2016年 | 153篇 |
2015年 | 197篇 |
2014年 | 379篇 |
2013年 | 291篇 |
2012年 | 313篇 |
2011年 | 344篇 |
2010年 | 318篇 |
2009年 | 307篇 |
2008年 | 389篇 |
2007年 | 301篇 |
2006年 | 203篇 |
2005年 | 221篇 |
2004年 | 155篇 |
2003年 | 146篇 |
2002年 | 150篇 |
2001年 | 132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91.
通过在湖北省调查的2883个农村女性劳动力样本,首先描述分析了选择往复式流动和永久性回流的农村女性的人口学特征差异,然后利用Logistic方法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变量、社会资本变量和家庭禀赋变量对农村女性做出往复式流动和永久性回流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往复式流动决策的做出主要受女性自身人力资本变量的影响,而永久性回流决策受三类变量的共同影响。女性年龄对于往复式流动有正向作用,对永久性回流起反向作用,受教育年限对往复式流动起反向作用。对永久性回流的作用则相反。 相似文献
992.
993.
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及其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环境决定了高等教育系统的范围,而环境中对其生存至关重要的某些因素极大地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决策和变革.本文以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为大背景,选取社会环境中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直接相关的若干环境要素加以剖析,试图为改善民办高等教育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提出新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4.
文章基于2012—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机器学习异质性因果推断方法——因果森林估计了数据要素对制造业增长的影响效应,同时使用个体处理效应估计考察了数据劳动对数据要素促进制造业增长的非线性调节模式。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对中国制造业增长的促进效应显著,同时这一促进效应受到数据劳动的“倒U”型调节作用,即在拥有更大数据劳动规模地区的制造业增长中数据要素投入效应更为明显,但是随着数据劳动规模的持续扩大,数据要素投入效应的增长幅度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995.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兼顾绿色生态与经济发展的指标,是衡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产业链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产业链创新间接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城市区位、规模、级别异质性,其中对东部地区城市、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影响更显著;数字经济子维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数字金融的直接效应更大、互联网发展的间接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996.
大学竞争力的内涵、指标与构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力是大学获得相对优势并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可以从价值取向与发展定位的角度来理解大学竞争力的内涵。大学竞争力是一个由制度与机制要素、文化与精神要素、物质与财力要素、学科与管理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其评价指标由社会竞争力、学科竞争力、服务竞争力、国际竞争力、资源效率竞争力等综合而成。应从主体与客体两方面构筑与提升大学竞争力。 相似文献
997.
京津冀城市群工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束缚,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成为破解京津冀工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关键。文章基于2004—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工业数据,采用改进后的RSBM-ML模型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测算了京津冀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使用Kernel密度估计、传统和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演进和趋势预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现上升趋势,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均呈现递增的趋势;京津冀城市群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内部差异逐渐加大,出现右拖尾的特征,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差异增加,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明显高于技术效率;空间因素对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影响,高水平邻域对于本地区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拉动作用,而低水平邻域会阻碍本地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上升。 相似文献
998.
999.
上海的要素市场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为适应上海建设经济中心城市而发展起来的,现已初步形成了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全国市场和地方市场相结合、综合性市场与专业性市场相结合的具有相当水平软硬件设施为基础的要素市场体系,但是在要素市场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不平衡、不完善、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上海若干要素市场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即:上海科技市场要按照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的要求,建设全国性的大市场;上海金融市场要按照实现国际金融中心的要求,融入国际性的金融市场体系;上海文化市场要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求,进一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上海服务市场要按照实施服务经济战略的要求,促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大市场的发展;上海房地产市场要按照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与房地产市场体系建设的要求,在调整中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陆地边境地区在国家总体安全、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等重大战略上占有独特地位。人口之于边境地区安全、发展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文章在探讨边境人口预测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利用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队列要素法为基础,对未来50年我国陆地边境地区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变动趋势进行了多情景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无论在何种预测方案下,未来陆地边境地区的人口负增长趋势都将长期延续,2050~2060年,人口内生负增长趋势将在所有边境地区蔓延开来。在考虑人口迁移的情况下,陆地边境人口总规模下降速度更快,尤其在2040~2070年后,人口迁移流动对人口负增长的加速作用将更为明显。人口结构方面,未来边境人口老龄化速度将更快。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育龄妇女的比重则将持续下降。考虑人口迁移的情况下,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陆地边境地区还将面临严峻的人口结构失衡与生育潜力削弱的问题。要立足边境人口负增长将长期持续的现实,重视提高边境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居留稳定性;充分发挥边境地区政策优势与固有优势,培养与吸引人才;提高边境地区生育潜力,放宽边境生育限制,关注生育主体的需求;充分考虑不同边境地区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