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60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32篇
人才学   28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41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588篇
社会学   180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81.
提出了一种变波速条件下前视探地雷达三维合成孔径成像及多视处理方法。该方法利用非平稳卷积滤波处理在频率域重构目标图像频谱,经傅里叶反变换后实现前视探地雷达三维合成孔径成像;利用估计的目标入射角实现折射校正及前视探地雷达多视处理。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2.
太阳也会老     
都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其实,没有不老的青山,没有不老的岩石,没有不老的地球,没有不老的太阳,甚至没有不老的宇宙。一切都在合合分分,聚聚散散、生生灭灭!  相似文献   
883.
艺术效应的产生,从视觉主体来看,是由过去的生活积淀、视觉经验同视觉所见共同整合而成的,是所知与所见相交融的结果;从视觉对象方面来看,形式效应产生于相互对比关系的变化之中,具有互动性、可变性.由于视觉主体与视觉对象这两组关系之间的互动,才有被我们的视知觉所把握的形式效应.正确认识形式的视觉效应的本质,对指导形式创造与设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84.
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一面旗帜能映红一片土地,一个壮举能激起百万民情,一颗红心能唤起祖国的腾飞。积点滴而成细流,积细流而成江海。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来自于6800万党员的共同努力和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885.
大兴地区作为黑龙江省第一家“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自2006年起步至今,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巳拥有过硬的师资队伍,形成了科学的管理发展模式,为林区群众提供了科学优质的育儿指导服务,赢得了普遍赞誉。2008-2010年三次应邀出席国际学前教育学会年会,并作典型发言。  相似文献   
886.
品牌定位要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定位,是指企业根据自身与竞争者现有产品在细分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和顾客对产品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或形象,并传递给目标顾客,使该产品(品牌)在细分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一系列过程.  相似文献   
887.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自出版以来便一直受到评论界的关注。20世纪50—70年代,陈涌与冯雪峰等人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框架下,通过分析小说中两个重要人物顾涌与黑妮,发掘出小说文本的异质因素,并将这些异质因素的产生归因于丁玲思想改造的不彻底。进入新时期,赵园、严家炎等学者沿着陈涌与冯雪峰的评论继续挖掘小说中的异质因素。但是,对异质因素的评价却发生了翻转,论者大多认为异质因素的产生是丁玲坚持作家主体的表现。  相似文献   
888.
889.
维特根斯坦通过分析视知觉的特殊情况,指出"看作"不同于"看"。"看作"与"看"之间存在着概念区别,同一事物在不同的"看作"知觉中呈现出不同的"外观"("面相"),所以"看作"虽然是知觉的一部分,但它内含着思想、经验和文化等因素。维特根斯坦的视知觉认识论引发了多维效应,对于美学、宗教哲学和科学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890.
革命与乡绅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系根据丁玲在河北涿鹿等地的土改经历撰写而成。由于自身作为“绅士阶级的贰臣”的复杂性,丁玲对以钱文贵为代表的劣绅的近于实录的“科学描写”,达到了此前、此后文学皆不能及的精确与深刻,对以李子俊夫妇为代表的良绅近于悲剧化的叙述处理,构成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有关反面人物叙述的另类实践,而将虚构的黑妮形象与“新人叙事学”予以反常规的匹配,更传达出知识分子面对“乡绅之死”这一历史定局时介入现实的意图。诸种努力,使丁玲的乡绅叙事充满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记述,也造就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1950—1970年代文学中不可复制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