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5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65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2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决策》2010,(5):I0018-I0019
低碳经济时代发展大别山旅游必须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蔡家成(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副司长):旅游是典型的低碳经济,能源、资源消耗低,废弃物产出和排放少,是符合低碳经济基本原则,可以和应该大力发展的资源节约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和谐产业;但发展低碳经济也对旅游,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经济重新转向低质量、低效益、低就业、高能耗和高排放的增长模式,其直接结果是能源资源消耗大幅度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显著增长,石油、铁矿、锰矿、铜矿、铝矿等国内资源已难以支撑这种经济增长,进口大幅度增加。我国“十一五”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  相似文献   
13.
走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祯中 《南都学坛》2005,25(1):113-115
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着人多地少、人增地减、国家对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生产环境恶化、生产基础设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这样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对农业资源进行多目标、多层次、多环节的全方位开发利用,使经济、生态、社会三效益统一起来,取得最佳的综合效益,建立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15.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和建设部联合发布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  相似文献   
16.
文永 《老友》2008,(3):32-32
"坐地就损草",是我家乡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话。不管这句话有诸多别的含义,但从字面上就道出了一条真理:在草地上活动,必然给草带来损害。现在,我们十几亿人在国土上生活和繁衍发展,一天要消耗多少资源,稍不注意会给自然环境带来多大的破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在资源危机尤其是物质资源危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约束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通过经济转型,发展循环经济,来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18.
构建湖南省两型可持续发展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搜集相关数据运用AHP法测算该综合指数,结合湖南省各地区主体功能区定位,对湖南两型可持续发展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研究表明湖南省两型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值基本呈“一点三区”的整体格局,各市州两型可持续发展指数存在“东高西低”的差异;2003至2012年湖南两型可持续发展水平保持了适度增长的态势,其中科技创新力和资源节约增长最快,在减排、治污环保投入上离目标值差距比较大,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仍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关于“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之关系,从社会属性看,其本质都是社会主义,表现在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从发展战略目标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奋斗目标,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属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都具有阶段性,但小康社会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程中的重要历史阶段;从内容构建看,三者相互交织、互相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必要保证,全面小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条件,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张华  李庆霞 《学术交流》2006,(9):102-105
黑龙江省作为一个曾有资源优势的大省,在经历了长期开发之后,资源枯竭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变得异常突出,生态环境接纳污染物已达到饱和状态,经济社会发展已无环境容量,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跳出传统发展思路,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寻求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理念。应加强地方政府引导和市场推进作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将经济导入到良性轨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并研究其发展对策,最终真正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