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4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3篇 |
劳动科学 | 11篇 |
民族学 | 27篇 |
人才学 | 18篇 |
人口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256篇 |
理论方法论 | 38篇 |
综合类 | 484篇 |
社会学 | 84篇 |
统计学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59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78篇 |
2011年 | 65篇 |
2010年 | 76篇 |
2009年 | 64篇 |
2008年 | 108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52篇 |
2005年 | 69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55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任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10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五大成就,已经进入了大创新、大发展的前沿.21世纪,必将是理论创新的轴心时代将从个别观点、个别结论的创新转换到整体理论、方法论创新和基础理论的创新;从单一学科、单一视野的创新转换到综合创新、交叉创新和新学科群的崛起;从无序竞争转换到规范创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应当强化"国家意识"、建立"国家目标"、设立"国家工程".创新发展,走向世界这就是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72.
邹颉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2):1-5
胡适是誉满世界的学者。他在“五四”西潮东来的新文化运动中鼎力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现代化的转型。在中国近现代三次中西方文化论战中,胡适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必须经西方先进文化的洗涤和冲击,弃其“惰性”,取其“朝气”,尚存“精华”。有的史家仅从单一的视角来评价胡适的中西文化观,把他定为“全盘西化”和“全盘反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以为这是有失公允的。 相似文献
73.
刘德厚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5(3):261-27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是政治关系沿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逐步走向社会化的政治,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创新的过程。社会“政治关系的五大转化”,是邓小平走向社会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重大发展,是指导中国社会政治健康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74.
李涌泉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2):65-69
时代、社会、尤其是知识精英群体人的价值取向影响制约着文学的价值走向,而文学的价值走向反过来亦给予时代、社会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人的价值取向的流变由“屈已以就群”而“屈群以利已”而个人本位主义的“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文学的价值走向也因此而形成了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流变过程。 相似文献
75.
吴农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2):98-101
自学考试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不可或缺又亟待加强的重要环节.自学考试只有把握自身独特的社会定位,才能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为国民素质的提高,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6.
赵勇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3):312-320
文章涉及的问题有三:一,大众文化经过了Popular Culture→Kitseh→Mass Culture→Culture Industry→Popular Culture的概念之旅,其中隐含着西方学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大众文化的认识、定位和价值判断.二,大众文化经历了从新兴文化到主导文化、从上层建筑到经济基础、从中产阶级文化到青年亚文化的演变过程,这意味着当今大众文化的构成、生产与消费机制等等已发生了种种变化.三,与此相对应,大众文化研究的姿态走向了公允平和,理论方法走向了多元共生,关联语境走向了后现代主义,聚焦领域走向了媒介文化,由此也带来了大众文化理论的不同景观.但无论如何变化,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差不多都可看作“批判理论”、“文化研究”和“符号学”的变体. 相似文献
77.
78.
<正>党委办公室是党委的指挥部、参谋部、后勤部,是党委实施领导的综合协调部门。新形势下,各级党委办公室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把握方向,明确要求,锐意创新,真抓实干,努力开创"三服务"事业崭新局面,全面提升党委办公室工作科学化水平。(一)要在把握形势中破旧立新。形势反映发展状况,体现发展走向。党委办公室作为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综合服务机构,必须在形势变化中及早把握、顺势而为、革故鼎新、 相似文献
79.
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新闻传播探索新的传播途径。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探索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走向至关重要。本文以媒介融合为切入点,从当代媒体生态环境加速改变、电视新闻传播效力进一步增强以及科学地评估电视媒体传播效力三个方面,重点探讨了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旨在说明媒介融合背景下增强电视新闻传播效力的重要性,以期为电视新闻传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促进建筑朝向规模化、密集型的方向发展,被称为"城中之城"的城市综合体应运而生,城市综合体融合经济、休闲娱乐于一身,商业建筑就是城市综合体建筑,也是我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商业建筑作为一种建筑形态,对反映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为了更好的把握我国建筑设计发展的新走向,我们将从我国商业建筑发展的特点和设计理念入手,着力分析我国建筑设计发展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