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6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79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83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陈盈娱 《东西南北》2013,(17):12-17
2013年对中国国货来说有些特殊。第一夫人彭丽媛出访时一身无Logo的纯国货行头,变成了酝酿和积蓄了多年的民族自信心的火花塞和中国市场上面对中国产品态度转变的一个导火索。并且,细心的人们发现,新任国家领导人也正身体力行,旨在鼓励人们树立对国产品牌的信心。这样的行动早在数月前就已悄然拉开序幕。去年12月,习近平对领导干部“配车问题”发表讲话:“我们逐渐要坐自主品牌的车,现在也有了这个设计和生产,老坐外国车观感也不好。”  相似文献   
42.
胡锦武 《源流》2011,(11):54-55
1927年8月1日凌晨,中国共产党人用南昌城中的稠密枪声,向世界发出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宣言。1927年8月1日发生的一切,已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的永恒。由陈毅元帅手书馆名的八一起义纪念馆,坐落在南昌繁华的中山路上。走进八一起义纪念馆,风云际会的历史时刻奔涌而来。一件件  相似文献   
43.
武昌起义是关乎清王朝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危机.清朝政府在危机应对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危机爆发前处理发展与稳定二者关系失当,自掘坟墓,这集中体现于张之洞治鄂时期.张之洞的处置失当,与之热衷发展个人势力有关,还与清末社会整体环境相关联;舆论失控,社会心理异化,这主要基因于清朝地方政府的懈怠、玩忽职守、防范不力等因素;危机爆发后,反应失敏,缺乏内聚力,清王朝无论是湖北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对武昌起义均缺乏敏感反应,重视不够,应对迟缓,缺乏预判,直接导致临事手足无措,应对失当,且缺乏内聚力.除此之外,还有外部资源的借助不力及腐败无能等问题.革命党不仅借助立宪势力活动,还十分注意协调与外国的关系,致使列强在武昌起义时纷纷"中立";相对比之下,清政府不仅失去了立宪派的支持,还疏远了与列强的关系.武昌起义前后,清朝中央及地方政府都显现出了腐败无能的特征.清延最后走向灭亡,上述因素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44.
捻军起义是我国19世纪中叶长在十八年,纵横九省的一次六规模的农民武装革命。在太平国失败以后捻军作为当时农民革命的主要力量,继续坚持战斗,给了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同历史上的其他农民起义一样,捻军最终也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45.
这首一九二七年上半年流传于泸州民众中的歌谣,讲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刘伯承元帅早期戎马生涯中一段让老百姓至今铭记不忘的业绩。  相似文献   
46.
将军吟     
郑德厚 《中华魂》2012,(19):64-64
粟裕大将 起义南昌斗志昂, 井冈山上露锋芒。 多谋善断歼贼寇, 战绩辉煌九域扬。  相似文献   
47.
王龙 《领导文萃》2010,(2):107-110
<正>十九世纪中期,中日两国曾有两场相隔不远轰轰烈烈的起义惊天动地,影响深远。那就是中国的太平天国起义和日本的西南战争,这两场运动的领袖分别是洪秀全与西乡隆盛。他们在各自的国  相似文献   
48.
由于亲历梦魇,遭遇过心灵浩劫,海归知识分子陈若曦写“文革”中的历史悖谬不是隔岸观火,而是深入骨髓.台湾、美国、大陆两岸三地行走的背景,使她的伤痕小说在选材和表达上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视角,展示出鲜明的陈氏风格.陈若曦怀着乌托邦的追寻与幻灭,选择起义投诚者、归国留学生、革命狂热者、台湾返陆者等角色,在荒诞中揭示时代真相,以让人颤栗的反讽手法和理性节制的叙事为我们呈现出这样的悖论:“信徒”被“神”抛弃的悲剧.  相似文献   
49.
发生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的云南、西北回民起义是清末各种社会矛盾和族群冲突的重大事件,前后持续20余年,波及西南、西北许多省份,回汉人民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事件引起当时在华西方人的关注,其中一些人在发生地或亲历、目睹了起义过程,或进行了社会调查与访谈。他们留下的记述,成为探究这段历史的重要文献,补充了中文史籍的局限,为考察清末回民起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50.
梅兴无 《中华魂》2017,(8):45-50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血腥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共产党处于最困难的时刻,周恩来找贺龙谈话,贺龙接受共产党领导,毅然决然地把自己指挥的军队交给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担任起义总指挥,与共产党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对此,彭真有过堪称经典的评价:“贺龙绝不是一次谈话把他拉过来的。这好比春天播种,夏天除草,到了秋天该收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