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18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52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中断的足迹     
郭旭 《快乐青春》2011,(7):117-117,123
一天深夜,白沙湾A座别墅里的台湾富商林敏,被神盗阿强光临,将别墅里价值千万元的几件古董,神不知鬼不觉地盗走了。  相似文献   
32.
城市规模扩大导致城市通勤距离更远,同时通勤交通工具的选择性也更多。究竟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需要怎样的通勤?本文基于生态足迹的角度,以人均通勤生态足迹最小化为目标,利用GIS技术探索了城市目前的人均生态足迹,最优的人均生态足迹和各个工作区或小区通勤距离合理性程度。最后提出在生态足迹思维下如何改进城市通勤从而降低人均生态足迹的措施。  相似文献   
33.
《山西老年》2009,(12):7-7
山西是革命老区。当年,一大批经验丰富的优秀干部,服从党中央的决定和革命形势的需要,浩浩荡荡向南方多省挺进。时过境迁,曾为新中国建立和建设抛洒热血的革命前辈们  相似文献   
34.
北京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定量分析研究——生态足迹分析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利用近几年相关的统计数据,计算和分析了北京市2002年的生态足迹,反映出北京地区的生产、生活强度严重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其成因,并且指出这主要是北京市特殊的城市功能所至。  相似文献   
35.
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9个城市进行生态适度人口的分析。计算得出所有城市中马鞍山和铜陵生态赤字水平相比其他几个城市比较高。通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数据,计算出生态适度人口,再运用MAPGIS对数据结果进行空间分布。研究表明:皖江城市带的生态赤字水平和适度人口水平分布基本上符合"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特点,"轴心"和"双核"城市的生态赤字较高,适度人口容量较小;"两翼"城市生态赤字较低,适度人口容量较大。  相似文献   
36.
在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下,科学有效地评估我国区域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完善当前治水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全要素分析框架,将水足迹纳入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构建Shephard水资源距离函数,结合SFA模型测度了我国2003—2018年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我国水足迹总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在2010年后增长趋势逐渐放缓,区域间水足迹平均值和年均增长率存在显著差异;我国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具有东高西低特征,全国及东、中、西部均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W形变化趋势,呈现从西北向东南地区逐步提升趋势;环境规制与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呈现U形关系,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贸易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用水结构对我国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则具有负向促进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7.
38.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对陕西省宝鸡市2001年、2004年和2007年的旅游生态足迹分别进行了测评。计算出宝鸡市2001年、2004年和2007年的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分别为0.081543hm^20.064396hra^20.05492hm^2。结果分析表明:1.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与游客量不呈正相关关系:2.影响城市旅游生态足迹总体变化的关键因子主要有旅游流的数量与方式、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和结构、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和旅游目的地(景区)的利用与经营发展水平等因素;3.旅游饭(酒)店的能源生态消费实际上比建筑生态消费大。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需求的变化。特别是对高星级饭店需求的增加.这种规律有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9.
40.
以湖北省2001-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在生态足迹框架下应用能值分析理论,结合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万元GDP生态足迹和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等3项指标动态分析研究湖北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经过9年的综合整治与规划,湖北省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生态足迹分配程度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仍存在以下问题:自然资源供需不合理,湖北省生态赤字逐渐增加;自然资源组分结构变化明显,牧草地、化石燃料用地扩张速率过快;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虽有显著增长,但生态足迹整体分配不均;万元GDP生态足迹下降趋势明显,整体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虽呈现上升趋势,但现状欠佳。因此,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自然资源分配利用方式是促进湖北省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