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42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51篇 |
劳动科学 | 14篇 |
民族学 | 35篇 |
人才学 | 108篇 |
人口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586篇 |
理论方法论 | 111篇 |
综合类 | 1221篇 |
社会学 | 206篇 |
统计学 | 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67篇 |
2021年 | 99篇 |
2020年 | 79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131篇 |
2013年 | 143篇 |
2012年 | 141篇 |
2011年 | 169篇 |
2010年 | 161篇 |
2009年 | 180篇 |
2008年 | 279篇 |
2007年 | 176篇 |
2006年 | 105篇 |
2005年 | 96篇 |
2004年 | 100篇 |
2003年 | 107篇 |
2002年 | 100篇 |
2001年 | 103篇 |
2000年 | 87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强盛不衰的生命力,从古至今文脉不断,主要在于儒家伦理所提倡的仁爱精神一直是其主导思想,它已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关注个体道德人格生成的儒家美德伦理又是其伦理的主体.儒家伦理不仅仅是一套理论,更是一种信仰系统和价值体系,所以它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曾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多个盛世的出现,至今仍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力.然而儒家伦理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只有对儒家伦理进行创造性转化,才能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沃土,成为我们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53.
54.
论文论述了量与质哲学范畴研究的历史、现状和面临的若干深层问题 ,指出了当代量质研究存在的主要缺陷是离开事物的层次性和量质规定的相对性、转化性去界定量质概念 相似文献
55.
现代化进程中维吾尔族文化转型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合木提·阿不都外力 《新疆社会科学》2006,(6):59-62
维吾尔族文化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与众多的、大规模的、异质文化的碰撞、融合、吸收,因此,维吾尔族文化具有了一种“合成文化”的特征。文章探讨了现代化发展中维吾尔族文化的转型问题,从实现维吾尔族文化跨越式发展这一视角出发,提出了维吾尔族现代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6.
卢卡契关于第1信号系统与审美心理机制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他对巴甫洛夫困惑的突围,对意识和无意识活动生理转化的认识,对不同审美创造个体的对比分析,以及对第1信号系统激发性综合在审美创造中的特殊意义和功能的阐明上。 相似文献
57.
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传统与“中国经济学”的研究纲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新认识马克思 ,在“中国经济学”的议事日程上已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承续其传统并予以创造性的转化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它受到反传统和原教旨主义两种态度的阻碍 ,对此必须从文化认知模式的无意识层次进行深刻反思。基于现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对马克思科学哲学革命的重新认识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范式的重新阐释 ,并吸收制度与演化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从研究框架、研究起点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 ,系统地提出了关于“中国经济学”的一种研究纲领 相似文献
58.
先秦诸子论孔子与孔子的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君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7
汉武独尊儒求,在于儒术已通百家.儒术通百家,虽由儒家兼收并蓄,融合诸子,亦由诸子对孔子的认同.以往学者,于儒家兼收诸子,言之凿凿,而于诸子之认同孔子,则视而不见.诸子之认同,为孔子圣化之关键,非由此,不能构见独尊儒术之全貌;非由此,不能得孔子圣化之根柢. 相似文献
59.
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论断形成的研究,须在需要和发展两个方面变化的事实基础上,从学理层面增加三个维度,以整体上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实质。其一,理论基础维度,即以社会基本矛盾学说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揭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性;其二,辩证思维维度,即在分析各种社会矛盾的基础上归纳出主要矛盾,从现象上升到对中国发展历史方位本质的把握;其三,价值判断维度,即以马克思主义立场揭示蕴涵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这一判断中的价值立场。而所有这些维度的审视,均在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逻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的统一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