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63篇
  免费   1140篇
  国内免费   390篇
管理学   5550篇
劳动科学   172篇
民族学   169篇
人才学   353篇
人口学   542篇
丛书文集   4432篇
理论方法论   852篇
综合类   14536篇
社会学   1230篇
统计学   4957篇
  2024年   214篇
  2023年   791篇
  2022年   795篇
  2021年   831篇
  2020年   739篇
  2019年   879篇
  2018年   510篇
  2017年   928篇
  2016年   1191篇
  2015年   1282篇
  2014年   2018篇
  2013年   1855篇
  2012年   2269篇
  2011年   2256篇
  2010年   2145篇
  2009年   2166篇
  2008年   2637篇
  2007年   1865篇
  2006年   1537篇
  2005年   1378篇
  2004年   977篇
  2003年   862篇
  2002年   698篇
  2001年   553篇
  2000年   458篇
  1999年   282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教育之为教育的根本特征在于教育是有意识培养人的活动,而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未完成性。教育要培养人,就必须在肯定人的属性前提之下,去探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进而追问怎样培养人。基于学生人之属性的思考视角,探索学生选择权利的落实与选择能力的培养,要求学校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选择,唤醒学生的选择意识,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促进学生自我选择能力的提升,从而促成学生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23.
24.
25.
本文采用深度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探讨三种汇率货币模型(弹性价格、前瞻性和实际利率差模型)的非线性协整关系。GRU技术在深度学习中具有智能记忆、自主学习和强逼近能力等优点。为此,本文运用该技术对6组典型浮动汇率制国别数据进行了非线性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汇率与宏观经济基本面之间存在非线性协整关系,从而说明了货币模型在非线性条件下的有效性,以及先进的深度学习工具在检验经济理论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6.
基于2009-2013年广西制糖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广西甘蔗制糖业的技术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广西甘蔗制糖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广西甘蔗制糖业遭受被迫放开的市场的冲击,其技术效率呈下降趋势,生物技术和节能技术等外部技术因素对效率呈正相关,而企业管理水平等内生技术因素对效率呈负相关。因此,广西制糖企业产业升级的途径在于寻求新技术,并建立新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27.
跨文化意识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且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是国内对于跨文化意识的研究仍然处于较为散乱的状态。为了对跨文化意识形成一个更为准确的理解和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从跨文化意识的概念解析、模型构建和培养策略方面进行探究。文章分析认为跨文化意识应该定义为个人对影响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此定义出发建立了一个动静结合的模型以阐明其内涵;最后明确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目标、途径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8.
保护性价值观是心理学研究者提出的一个概念,但是心理学研究主要关注个体行为和反应,研究的整合性往往存在不足,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了实证研究方法所无法解决的矛盾,需要将保护性价值观的研究回归哲学层面,探讨这些观念产生的根源及其关系和联系。保护性价值观的两分类结构模型,包括底线价值观和不可数量价值观,在外显观念和行为上均表现出保护性,但其内在心理机制却完全不同,其对保护性价值观研究中出现的绝对性弱化和非伦理道德内容等困境以及保护性价值观的动态性给出了较有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29.
高碧叶 《天府新论》2021,(1):115-124
本篇文章主要探讨未婚妈妈在中国所面临的道德困境问题,并展现她们如何通过不同的叙事话语挑战社会歧视。未婚妈妈的自我叙述表明,她们很多时候并不是像社会所普遍认为的道德沦丧或者唯利是图,宗教、情感、自我独立以及被骗的境况等都可能成为女性未婚生育的原因,而这些因素也往往被未婚妈妈援引并成为其生育选择的道德证成。通过展现未婚妈妈生育选择的复杂性以及其超越羞耻的语言努力,本文指出我国未来有必要放松婚姻和生育的关联性,给予单身青年更多生育选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