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振军  刘选 《兰州学刊》2014,(4):154-158
文章针对甘肃黄土高原区马铃薯保险投保率低的现状,依据该区683户农户问卷调查和人保财险甘肃分公司提供的数据资料,就农户对马铃薯生产风险的认知及参保意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马铃薯生产风险的认知与购买马铃薯保险的意愿呈正相关关系,马铃薯保险保障水平较低且县级政府财政补贴难以落实使农户投保意愿低下。鉴于我国农业生产风险较高且农户投保意愿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2.
王宇天  任君 《老年世界》2006,(24):29-29
“黄河水绕着准格尔流,她是蒙汉人民的结亲酒;草原上挑马一搭搭高,蒙汉人民最相好。”在晋陕蒙交界、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草原交汇地区,诸如此类的漫瀚调歌词层出不穷,传唱了近200年。  相似文献   
53.
盐池县地处陕甘宁蒙四省交界处,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度地带。总面积8661.3km^2,总人口13万人,全县耕地面积100万亩,多年。甲均降水量295.1mm。水土流失面积5868km^2,占总面积的82%。境内无大河流,南部地面径流有山水河、苦水河、东川、打火店沟等季节性河流,  相似文献   
54.
初秋积石山     
吴迪 《中国民族》2013,(10):1-1
9月3日傍晚,我开始了独自在积石山的采访行程——从甘肃省临夏市前往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道路两旁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绿色——这与我想象之中的黄土地的苍凉相去甚远,让第一次来到黄土高原的我颇感意外。一路上,眼见一座座清真寺耸立于乡村田舍之中——虽然建筑风格不尽相同,但屋脊上那弯新月在夜幕之中却是同样的醒目。这就是积石山。它不仅有一个全国最长的县名,还是大禹治水的源头、"中国彩陶王"的故乡、中国花椒之乡、世界民歌"花儿"的采录地……对于这个地方,我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相似文献   
55.
“本文旨在告诉大家在黄土高原上一群为自己理想苦苦追索的孩子们的故事,告诉大家在中国大西北腹地每天所发生的平静而又悲壮的故事。”这是叶楠写在自己博客上的一段话。他用自己的心感受着大西北这片土地的脉搏,用手中的笔真实记录了黄土高原上所看到的和想到的一切,然而这个故事并未由于他的离开而停止讲述。  相似文献   
56.
精致生活     
读研究生的时候,朋友的寝室里有一个从黄土高原来的青年。据说,他要是回一次家,得先坐火车,再坐汽车,之后是马车,之后是背包步行……总而言之,他的家是常人无法想像的僻远。一个散淡的黄昏,他给我们讲他母亲的故事。透过他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困窘环境中生活着的瘦削美丽的母亲。她  相似文献   
57.
甘肃省定西市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青藏高原过渡区,一些地方山高坡陡、环境恶劣,致使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行路、吃水、上学、看病、安居、致富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58.
真情专递     
《伴侣(A版)》2010,(11):64-64
正信阳的伍成辉:很多年没联系了,你还好吗?难忘在深圳的日子你对我的好,难忘我们的友谊,我现在很想你,但又无法联系,不知能否看到留言与我联系。  相似文献   
59.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在深入分析黄土高原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其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推进该地区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的对策 :运用多种措施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加大地力培肥和科学减灾力度 ,强化土地建设和增强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60.
周遂鹏 《决策探索》2005,(11):41-41
初识延安,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黄土高原,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延安会是何等的荒凉和贫瘠,在这块不毛之地,毛泽东同志率领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幸存的红军将士硬是在这里扎下了根,创建了陕甘宁红色革命根据地,一住就是13年。在延安13年血与火的战争岁月里,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握住了历史的脉搏和契机,表现出了高超的领导智慧和艺术,谱写了神话般的史诗,让世人惊叹,让敌人感佩!在那样贫瘠的土地上,在那种艰苦的环境里,党领导人民能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主要靠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