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129篇
民族学   33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290篇
理论方法论   82篇
综合类   1672篇
社会学   60篇
统计学   21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新形势下突发重大疫情网络舆论不仅给疫情防控带来了严峻挑战,而且给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较大压力。厘清网络舆论的生成逻辑,把握网络舆论发展的演进特征,对做好网络舆论引导与谣言治理意义重大。在现代网络社会,随着交往实践的普遍进行,从现实逻辑、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来看,突发重大疫情网络舆论的生成,是网络议题、网络交往和网络传播相互作用的结果。受网络社会交往实践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等多种因素影响,突发重大疫情网络舆论又呈现为非线性的发展演进趋势,极易引发“蝴蝶效应”造成舆论秩序失范,甚至导致“塔西佗陷阱”的舆论信任危机,给疫情防控带来复杂变数。必须建立健全网络舆论治理机制,有效管控舆情,提高疫情防控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我国专车服务市场制度变革过程的纵向案例研究,探讨了组织场域中的集体行动如何推动制度逻辑演化的内在机制问题。研究发现:制度逻辑的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分离、冲突和共存三种状态,不同的制度逻辑的演化是由行动主体能动性策略和资源利用所构建的集体行动模式差异性驱动的。制度变革机会的涌现促使场域中的行动主体采用协调性的集体行动模式,促成了新制度逻辑的生成,并导致了新、旧两种制度逻辑的分离;在制度变革机会变得模糊的场域中,行动主体非协调的集体行动促使新、旧两种制度逻辑之间的激烈冲突;而在制度变革机会沉没的情境下,行动主体再协调性的集体行动最终促成了新、旧两种制度逻辑的共存。研究结论对我国当前复杂制度环境下新兴业态的发展以及传统业态的协同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3.
生鲜市场关系到民生、城乡经济联系和就业等问题,孤立地研究某一类型的生鲜市场具有片面性,不利于理解整个城市的生鲜市场功能和全局管理。通过对昆明市主城区各种生鲜市场实地调查和问卷,运用ArcGIS空间叠加分析、核密度分析和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描述了该城市多元生鲜市场的空间格局的形成和演变,归纳不同生鲜市场的特征及其多元生鲜市场共存格局的原因,并对未来演变趋势进行分析,提出此消彼长的互动关联性对各主体所隐含的机遇和挑战,由此说明从地域视角开展的研究,能综合把握全局特征,以及各类型之间的彼此关联性,可弥补以往单一类型研究的不足,并对政府的相关决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4.
在界定科技服务业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服务业发展动因的理论框架,认为科技服务业与其他高技术行业的产业协同和科技服务业与制度的谐振是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动因。运用统计数据分析了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对比了天津、深圳、北京和上海的科技服务业发展。分析了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和制度环境对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以及这两方面动因与其他城市的差别。天津科技服务业发展与其他城市相比还有差距,主因在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制度环境滞后,未来的发展需要从借力金融创新和滨海新区建设、加大政策倾斜和投入、推进市场化改革等方向入手。  相似文献   
75.
程平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6):84-86,72
本文针对我国近现代以来译学界在译论上的不同思潮进行了梳理,指出现已演进成各具特色,相互促进的四大译论流派。  相似文献   
76.
In many situations the diagnostic decision is not limited to a binary choice. Binary statistical tools such as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and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AUC) need to be expanded to address three-category classification problem. Previous authors have suggest various ways to model the extension of AUC but not the ROC surface. Only simple parametric approaches are proposed for modeling the ROC measure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est results all follow normal distributions. We study the estimation methods of three-dimensional ROC surfaces with nonparametric and semiparametric estimators. Asymptotical results are provided as a basis for statistical inference. Simulation studies are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validity of our proposed methods in finite samples. We consider an Alzheimer's disease example from a clinical study in the US as an illustration. The nonparametric and semiparametric modelling approaches for the three way ROC analysis can be readily generalized to diagnostic problems with more than three classes.  相似文献   
77.
古今文学演变与中国文学史研究之间的内在关联,大体可以从四个层面来描述:"中国文学史"这样一种著述方式是伴随着古今文学的转型而产生的;现代的纯文学观深刻影响了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中国文学史"撰写;对古今文学之异的清醒认识是编年体文学史兴起的契机;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古今"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处理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关系.我们的讨论即从这四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78.
文学古今演变的临界点之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是一个富有活力的学术命题,自复旦大学章培恒教授首倡以来,相关的学术探索新见迭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相似文献   
79.
对李贽思想的接受过程是中国文学思想近世化演进中的一支重要脉络,"五四"则是这一演变脉络中的凸现环节,而周作人的文学思想又是立于其峰颠的典型个案.本文通过分析周作人对李贽文学思想的接纳、变异这一个案,探讨李贽思想在被接受过程中的演进轨迹,并认为周作人的文学观来自西学与中国传统,而传统多于西学,传统中又以李贽的影响最为有力.李贽的人学观直接促成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观;李贽的文学表现童心说,促成了周作人文学是人的自然天性表现、且以表现之自然为美的文学思想.周作人发现了李贽人学思想中的现代性因素,并用西方科学化、人本化融释李贽思想,使之在周作人这里进一步世界化、近世化了.  相似文献   
80.
This article spells out the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and various procedural and methodological subtleties developed over the author's quarter century of sociological field studies of Russia's peasant worlds.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paid to “voices from below”—peasant discursive formats that capture, in natural and undiluted form, the evolution of peasant practices constituting the core of everyday life. In particular, the phenomenon of generational sorrow and a special chronological nostalgia that functions as a “social gyroscope” is identified and discursively captured. This phenomenon is noteworthy and useful for its ability to retain a record of the productively longed for past in a rural community's collective memory and thereby influence new peasant worlds taking shape tod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