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2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96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61.
僧祐是我国南朝时期的律学高僧,他精通萨婆多部的《十诵律》,以研究、讲习律学著名于齐梁,受到当时朝野的崇敬。僧祐对中国佛教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如研讲戒律、修缮寺院、度僧人、塑佛像、建立经藏等。然而,真正奠定僧祐在中国佛教史、学术史上地位的则是其编撰的《出三藏记集》。该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保存完整的佛教目录,录中著录了大量珍贵的佛经、经序、高僧传记,时至今日仍然是僧俗各界研究、学习佛学的重要工具书。从目录学的角度而言,该录在著录内容、著录体例、分类方法上都有很明显的发展和创新,是我国目录学宝库中一部承前启后的力作。  相似文献   
62.
黄式三《周季编略》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为研究战国史基本史料之一。黄式三虽作为浙东学派的殿军人物,但《周季编略》对乾嘉史学遗风也有明显继承与发扬:首先《周季编略》与乾嘉史学之考据精神相融,其次《周季编略》与乾嘉史学之细节情怀相通,最后《周季编略》与乾嘉史学之议论特征相合。因此,透过浙东学术“以经明史”、“践履之笃”精神传统与乾嘉史学遗风在《周季编略》中双重表现之个案分析,亦可看出浙东学派在近代以来新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63.
经济决策论是陈云经济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目的、决策原则都具独创性,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立和建设,特别是对数次度过难关和实现战略转变,均发挥了重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4.
定价听证制度以立法修改为契机,在法律文本上完成了新陈代谢的过程。定价听证制度在听证会参加人的制度变革、听证人的设置、听证会的旁听、听证程序的细化以及听证意见的采纳方面有极大改善。在定价机关的程序义务与责任、听证会参加人的程序权利以及听证程序的设计方面,定价听证制度还有诸多缺陷,需要通过制度重构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5.
在英语学习与研究热潮下,民族地区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应从学科方向、职业培训、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学生语言基本功培养与自主学习的养成教育等方面转变观念,寻求解决面临不利因素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同时,其中一些观念转变也是高校外语界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值得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6.
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通过知识授受 ,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 ,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审美意识的活动。故知识教学的质量如何 ,直接关系到人才质量的高低。知识教学与知识观有着密切联系。不同时代知识知识观不同 ,知识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内涵也不同 ,因而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模式也不同  相似文献   
67.
孙中山的民族思想与民族地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追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富强 ,在领导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 ,非常重视国内民族问题 ,他所阐述的关于民族的概念 ,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是中国近代民族学史上的最新理论和最高成果 ;孙中山提出的关于民族平等的思想 ,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革命的深入不断进步 ,体现了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的伟大品格 ;孙中山关于发展民族经济的思想 ,也表现出一位伟大革命家深邃与高远的战略眼光 ,对于今天我国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8.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onditions in which policy changes occur over time. It studies the institutional pathways taken by national pensions in Korea over an extended period by identifying the key moments which have pushed through their development: initiation (1973), implementation (1988) and reform (1998). Public pensions have developed over time in an incremental fashion, bringing an ever‐growing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under their umbrella. What accounts for this development? A number of factors may be at work. The elderly population has rapidly increased; the traditional extended family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nuclear one, meaning that what used simply to be a family issue of protecting the elderly has become a social matter;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have resulted in an ever‐growing number of life‐time contingencies such as unexpected income losses. Convincing as these socio‐economic accounts may seem, however, they offer only a snapshot, underscoring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 pensions which stretch over long periods. This article seeks to answer how and in whose interest national pensions come on to the political agenda; how they are framed and defined; and how political actors respond to pressures for national pension reform. In each of the three stages, it is suggested, somewhat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rules have operated. Defining institutional rules as ‘the process of who gets represented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the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rules which have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the social policy‐making processes.  相似文献   
69.
本文回顾了恢复法制秩序后我国高校法学教材建设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就某些问题作了若干简要分析,并就提高法学教材质量提出了一些意见或建议。高校法学教材建设  相似文献   
70.
人的异化和自由——席勒和青年马克思美学思想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服异化,返回自由,是席勒和青年马克思深刻关怀的问题。但结论不同。席勒认为,经过审美游戏,建立美的王国是出路所在。青年马克思却认为,通过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是出路所在。青年马克思比席勒的人的理想更全面,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