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07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张燕 《阴山学刊》2009,22(4):79-82
英国科学社会学家齐曼继承了广义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传统,他在解构“默顿范式”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科学社会学思想,并建立起后学院科学的“齐曼范式”。从默顿的学院科学到齐曼的后学院科学,究竟发生了怎样深刻的变化以及齐曼的后学院科学范式为我们提出了何种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路径,无疑值得我们去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2.
Most of the numerous studies on social status over the last decade have focused on how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status attainment and effects, while much less research has examined the role of context in status dynamics. Given how important and pervasive contextual values are in all types of status hierarchies and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studies on contextual influences are crucial. In order to spur more research on this critical factor, we review existing theories and empirical findings on the antecedents and effects of social status and closely inspect the untested underlying assumptions of the most prominent theory in status research: the functionalist perspective. We aim to expand the functionalist perspective by incorporating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and proposing the contextual value perspective. We discuss the different influences of cooperative versus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s—as an example of contextual factors—on status conferral and experience. We also examin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contextual value perspective for new and promising directions in status research.  相似文献   
123.
124.
论意义探讨中的语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是一个与意义探讨紧密相连的重要概念。对语境概念的理解也往往受制于意义探讨中对意义基本单位不同的规定,从而造成了语境研究的混杂现状。回溯语言哲学研究中的意义问题可以解读语言哲学各阶段中意义与语境的关系,从而勾勒出语境问题在意义研究中的历史发展轨迹,找到意义的语境关怀之本源。  相似文献   
125.
国家学校教育情境下学生如何建构族群认同感的问题倍受关注。本研究采用日记与文件分析法、访谈法与非参与观察法,剖析影响藏族学生族群认同感建构的国家政策情境、社区情境与学校情境。研究发现,学生族群认同感建构存在两种张力:一是国家和学校通过意识形态渗透而指定的族群认同感,二是学生通过藏族文化符号再现而声称的族群认同感。国家和学校期望学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框架下建构族群认同感,以便实现其政治与经济目的。  相似文献   
126.
史晓浩  王毅杰 《南方人口》2010,25(2):32-41,31
与其父辈不同,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交往遵循独特的运作逻辑。从其城市生活的社会情境出发,学校类型、家庭教育与社区结构,都会影响到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接触机会、交往过程.从而产生不同的交往后果。学校在流动儿童城市社会交往中扮演着格外重要的角色,流动儿童的学校类型不同,其城市社会交往的逻辑迥异。在不同的学校空间,流动儿童建构出了不同的交往文化。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获得了更多与城市儿童及其家长接触的机会,他们与城里人的交往频率也更高,因而更有可能冲破身份制度的藩篱,从结构上实现与城市的社会融合。民工学校流动儿童则正在经历从“文化再生产”到“社会再生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7.
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应当从内化机理的角度进一步把握内含于其中的实然语境和应然价值之间的张力与平衡,进而以问题为导向,从理解维度审视和理解方法凝炼的角度深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与内化过程的研究,以期更好地在高校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8.
隋淑芬  余灵灵 《求是学刊》2005,32(6):111-116
进化论语境中形成的中西文化比较模式,其基本特征为文化比较负载了引领社会改革和推动进化的使命,具有选择进化目标、路径的价值;运用二元对立的话语模式,形成鲜明的中西文化对照,也造成一系列的偏差;由中西文化比较指向文化综合,开启新的路向.中西文化比较是近代思想启蒙的重要形式,具有复杂的历史作用,并影响到当代人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29.
在《格萨尔》的百年英译历程中,译本大都以节译、编译、创译的形式出现,科恩曼英译本独辟蹊径,采用藏英对照、以诗译诗的传统翻译方式,诗意地展现了《格萨尔》史诗的原本面貌,这是在时代呼唤之下出现的忠实于原作内容风格、展现原作精神的全译本。挖掘科恩曼英译本的结构与内容、风格与特色,分析译者的文化语境处理和翻译倾向,对于我们结合当下民族志的深厚翻译理论、表演理论,打造《格萨尔》史诗英译的理想范本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提供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30.
听力中的语篇理解不仅基于对词句的字面理解,而且还要依靠语境。当字面理解受阻时,语境线索可起到排阻作用;当语篇理解受困时,激活认知语境中的图式,经过推理,能达到理解语篇的目的。所以,听力教学必须研究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1)听力过程中如何利用语境线索激活心理图式,通过推理,准确把握词句的情景意义或排除歧义,以求理解语篇;(2)听力过程中如何创设认知语境,以理解语篇;(3)把语境作为一种听力策略纳入听力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