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88篇 |
免费 | 340篇 |
国内免费 | 6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93篇 |
民族学 | 57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181篇 |
丛书文集 | 713篇 |
理论方法论 | 270篇 |
综合类 | 5472篇 |
社会学 | 325篇 |
统计学 | 58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73篇 |
2020年 | 113篇 |
2019年 | 101篇 |
2018年 | 130篇 |
2017年 | 143篇 |
2016年 | 175篇 |
2015年 | 167篇 |
2014年 | 373篇 |
2013年 | 433篇 |
2012年 | 477篇 |
2011年 | 539篇 |
2010年 | 466篇 |
2009年 | 431篇 |
2008年 | 439篇 |
2007年 | 519篇 |
2006年 | 565篇 |
2005年 | 533篇 |
2004年 | 504篇 |
2003年 | 445篇 |
2002年 | 340篇 |
2001年 | 355篇 |
2000年 | 235篇 |
1999年 | 68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辽宁产业结构的逆向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宁产业结构的特点,从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出发,整理辽宁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数据,分析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逆工业化变动;乡村工业化停滞甚至后退;工业以重工业为主,重加工工业发展迟缓;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内部结构层次低。指出了辽宁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演变一般规律相悖的逆工业化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22.
辽宁既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也是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大省。为促进辽宁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从规模、增长速度、整体格局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目前辽宁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判断和归纳了辽宁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相应地提出了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战略措施,为进一步提高辽宁省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3.
以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组织开展的CHIP(中国家庭收入调查)在2014年进行的入户调查数据为样本,在ELES(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分别比较分析了城镇、农村和流动人口三类家庭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的基本消费支出、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并针对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对优化流动人口家庭消费结构、改革最低工资标准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4.
在信息化经济的今天,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产业的运营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基于“互联网+”对产业升级高度化和效率化指标进行测算,探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互联网+”驱动辽宁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旨在为企业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可行性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5.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土木工程结构实验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经验,调整实验课程内容,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充分利用高校的实验设备资源,搭建了一个土木工程类多课程共享的创新性实验教学平台,构建了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验证性、演示性实验为辅的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同时介绍了该平台建设和实施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6.
针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的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进行研究。指出辽宁现存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某些方面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分析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经济体制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指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规范股份制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完善所有制结构等几方面提出辽宁经济体制改革及创新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7.
王磊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4(2):70-73
目前的选课方法给管理员带来繁重的劳动,为了提高选课的效率,本文提出了基于B/S三层结构的选课登记系统,采用工厂设计模式的设计思想,设计了选课登记系统的过程,并给出了系统设计的用例图、系统的类图、顺序图以及系统的类定义。 相似文献
128.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生态与经济要素演变及相互作用——以陕西省长武县王东沟小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土高原沟壑区长武县王东沟流域为例,分析了流域治理过程中(1985—2000年)生态与经济要素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揭示了治理条件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趋势。通过调整流域农、林、草、果用地比例,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单位面积生产力和流域粮食产量得到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流域纯收入大幅度增加。表明这一治理模式是成功的。在生态脆弱区,国家投入是当地脱贫致富、实现生态与经济良性发展的前提;农民脱贫增收是生态与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保障;利用当地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良性发展的动力。同时发现,人均收入低于500元,粮食产量低于400公斤是国家进行投入治理的参考线,在保障口粮的基础上,人均收入提高到1000元时,可实现当地群众的自主投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9.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新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是新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关键,是新疆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该文从历史和空间地域的角度,以种植面积的数据为基础,采用结构相似系数动态地分析出新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棉花产业已成为新疆的支柱产业;林果业发展前景广阔,正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蔬菜产业的发展还不清晰,实力还很弱;其他作物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