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114篇
丛书文集   101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278篇
社会学   70篇
统计学   8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01.
《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就业环境改善的执行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引发了学界较大的利弊争论。通过对《劳动合同法》执行力的基本理论分析,结合该法实施后农民工的就业现状调查结果,指出当前《劳动合同法》在农民工就业环境塑造问题上缺乏执行力的主要表现并进行法律原因分析,最终提出加强《劳动合同法》执行力的几点举措。从客观上讲,《劳动合同法》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更加细化了劳动者权益保护标准,尽管自身仍存在诸多不足,但也弥补了旧有法律的不足,在实践中加强法的执行力是能够有效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的。  相似文献   
302.
日本劳动合同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2007年底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将既有的劳动合同相关判例法理明确和成文化,日本的《劳动合同法》虽然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其确定的权利不得滥用等原则和规定仍然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303.
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测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章上峰  许冰 《统计研究》2010,27(8):74-78
 统计资料的限制和统计口径的变化使得劳动报酬比重测算存在诸多困难。本文分析了资金流量表和投入产出表测度劳动报酬比重的优缺点,并提出利用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测度劳动报酬比重的新思路,从而为测度劳动报酬比重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为国民核算资料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测算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具有可行性、准确性和稳定性等优点,是一种可选择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04.
自20世纪90年代起,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外包迅速增长,国外学者开始关注国际外包现象。国际外包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的前沿问题之一。本文综合评述了西方国际外包方面的前沿理论研究。全文首先分析了国际外包的发展趋势,接着回顾了国际外包的机理研究,考察了国际外包对工资、就业及生产率的影响。最后,本文对国际外包的已有文献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305.
什么是价值?价值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劳动是一切价值(无论是劳动价值还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第二种观点认为,劳动只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界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第三种观点认为,价值是人类天生赋予的、意识决定的,意志与理念决定价值的存在与否。马克思通过对前人理论的继承和批判,建立了比较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价值。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新时代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新的内容和意义,而在当前发展中继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06.
劳动思想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劳动伦理是劳动思想的重要内核。马克思主义劳动伦理思想经历了奠基、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奠基阶段的发轫之作。其中所蕴含的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理念包括:劳动本身应是劳动者的内在需要,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自由生命的体现;劳动过程应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劳动结果要体现公平性、彰显劳动和劳动者的尊严与价值等。深入挖掘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蕴含的劳动伦理思想,并以此实现“人之为人”劳动伦理的现代转向,对明晰劳动者主体地位、反思劳动道德失范现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307.
冯溪屏  张奎良 《齐鲁学刊》2007,2(4):115-123
劳动是马克思学说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的内在规定性;但是,从古至今,人与劳动的关系由谋生的目的为中介,因而劳动对人来说又具有外在性。内蕴劳动内在性和外在性的劳动二维结构逐渐生成,构成了以往人类社会历史的基本内容。劳动二维结构将随着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而逐渐解构。  相似文献   
308.
劳动保护、工作福利、社会保障与农民工城镇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名望  史清华  潘烜 《统计研究》2012,29(10):73-78
 基于上海1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所建立的有序Probit模型及实证分析显示,工资收入、工作福利、社会保障、个性特征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有显著影响,而劳动保护、权益侵犯的影响并不显著。工资收入等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民工城镇就业的核心因素,农民工劳动保护和权益保护意识还不强。因此,要应对“民工荒”,关键是要满足农民工的物质需求,给予农民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特别是企业要提供较高的工资水平和良好的工作福利,城镇相关部门要提供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并关注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支出和成本等。该研究对于揭示“民工荒”的成因,保持农村劳动力有序、平稳、持续地向城镇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9.
中国经济崛起和城市化进程过程中农民工的贡献有目共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诱惑使得中国的新老两代农民工从农村流入城市,2008年1月1日的《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让社会看到了改善农民工权利状况的希望,然而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保护尤其是作为一名劳动者的权利保护的现状依然不如人意,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真正的权利、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每年岁末对于农民工权益的突击性保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把包括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社会问题纳入法治框架内、通过探析新生代农民工权利阙如问题及原因进而发现从制度层面进行解决才是解决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10.
回乡农民工是继续外出还是留在家乡务工?人力资本、家庭因素、经济因素以及外出经历都对农民工个体的外出决策形成影响。促成农民工离开城市回到家乡的原因中。家庭因素和经济因素是最主要原因。分析表明,在影响农民工继续外出决策因素中,这些因素仍然是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外出收入、婚姻状况、外出给家庭带来变化对农民工的外出决策有着显著影响。此外,年龄、外出打工时间长短和对外出生活的满意度也对其外出决策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