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29篇 |
免费 | 61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0篇 |
民族学 | 117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60篇 |
丛书文集 | 174篇 |
理论方法论 | 60篇 |
综合类 | 1131篇 |
社会学 | 50篇 |
统计学 | 1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87篇 |
2013年 | 131篇 |
2012年 | 105篇 |
2011年 | 138篇 |
2010年 | 109篇 |
2009年 | 117篇 |
2008年 | 103篇 |
2007年 | 157篇 |
2006年 | 118篇 |
2005年 | 105篇 |
2004年 | 110篇 |
2003年 | 105篇 |
2002年 | 86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71.
随着全球数字贸易的迅猛发展,当前WTO多边框架下数字贸易规则存在缺失,使得数字贸易治理呈现出区域化趋势。为探究亚太地区数字贸易治理前景,预判亚太经济体参与数字贸易治理的可能路径,基于《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采用文献分析、规则文本对比、逻辑推演等研究方法,对亚太地区数字贸易治理的议题广度和深度、谈判模式、模块特征、关注焦点及竞争格局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判。研究认为,未来亚太数字贸易治理主要呈现以下趋向:数字贸易治理将涵盖更多新兴技术领域,传统议题也会趋于更高标准; 专门协定的高效率将驱使数字贸易议题逐渐与传统议题相剥离,协定的框架形式也将采取开放、灵活、包容的“主题模块”形式。数字包容性发展、数字便利化等议题将是亚太数字贸易治理的焦点议题; 亚太数字贸易治理的大国博弈将以中美两国为中心,中小经济体也会以“联合抱团”来争取某些议题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72.
高飞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5):117-126
既有关于贫困治理的研究或从某一视角出发,或是针对一般性的贫困问题。 通过对典型的整体性深度贫困地区西藏自治区的实地调研,文章认为深度贫困不同于一般性贫困,是个体贫困与社区贫困交织、外在贫困和内在贫困扭结的多维贫困综合体,构建了深度贫困治理的四维图式,分析了深度贫困在两个维度上四种具体表现类型,指出治理深度贫困的有效策略是在整合型贫困治理框架之下发展集体合作经营。 相似文献
73.
合作是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统筹、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方向,是优化配置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耦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整体优势的重要保障。以大学联盟为视角,基于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立足于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及问题,借鉴国外大学联盟的经验,从明确目标、平等互惠、创新形式、加强自律和创设氛围方面提出促进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4.
75.
对外开放影响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开放是影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对外开放影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主要是通过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两条途径进行的。西部地区目前利用外资不足,加大外资引入力度乃大势所趋。但外资的引进不应是盲目的,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外资政策,对外资的利用加以制约,从而确保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与此同时,由于外贸结构取决于产业结构,因此,在开放的条件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有利于外贸结构的优化,从而提升地区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6.
王春苗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29-132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媒正以其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到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领域。传媒与区域文化资源开发、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密切相关。传媒为区域文化产业注入了新鲜活力,传媒对区域文化的巨大作用体现在宣传、修复、改变、生成几个方面。传媒不仅能指导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调整区域文化产业结构,而且传媒本身业可以转化成一种文化产业,立足区域资源发展特色传媒产业显得尤其迫切。 相似文献
77.
78.
明代乡村地域单位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都、保、区、里、社、屯等为重点,考述了明代乡级以下地域单位的主要类型、存在地区、历史渊源、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里甲组织之间的关系。澄清了目前明史界的某些误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在乡之下的“都”这一早在宋元时代就已定型的地域单位,是解决明初里甲编制中存在的人户标准与自然村落之间矛盾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79.
王佳勋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2):38-41
扶志是把脱贫的信心和志气扶起来,摆脱精神贫困。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贫困彝区由于长期物质缺乏,导致贫困群众精神
层面贫弱, “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凉山地区“扶志”的困难与传统民族文化陋习有关。应该抓住彝族文化特点展开扶志,重
点培养有双语能力的基层干部,把脱贫攻坚的精神融入彝语电影、音乐和壁画,以家庭主要劳动力为重点“扶志”对象。加强贫
困人口精神文明建设,激发内生动力,从根本上打牢脱贫致富的思想基础,防止返贫。 相似文献
80.
从东北地域文化和文化交流方式的解读入手,阐述了东北社会文化环境引发的两种民居文化交流方式:中原居住文化的移植和居住文化的相互借鉴,指出了地理关联影响下东北汉族传统民居的建造差异。概述了东北地域环境中最能造就东北汉族传统民居特色的三个方面:地理气候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地域内部差异,并以此为线索,分析了东北汉族传统民居研究的特殊性和主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