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22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367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1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该文通过对环境法调整对象的时间维度(过去时间、现在时间和将来时间)和空间维度(自然维度、人文维度及介于自然和人文之间的维度)的分析,说明环境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广泛性、立体性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环境立法、环境法律结构和环境法发展趋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到了今天,人们不仅仅只满足于能遮风挡雨的初级居住需要而是逐渐的重视现实环境和对环境的设计要求。为此,如何更好的理解空间环境和空间的设计将会更好的为我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从而,可以更好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4.
借用现代心理学和生物学理论,以中国古代诗、词、典籍等为材料,探讨感情的维度并尝试说明抒情的内在机制。本文先概述古今中外关于感情维度的说法,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从中提炼并建构出一种自认为比较恰当的模式,展开结构分析和实证分析,目的是为了阐明,虽然人类(包括作家艺术家)所有的感情反应最初都来自于原始的哭、笑反应,因而感情各个维度之间是相通、混融的,但不同维度的情感在表征上完全可能千姿百态,抒情活动的复杂性就存在于感情各个维度之间的交叉、冲突、失调之中。  相似文献   
65.
应用概率模型的降维方法,在对两个房地产组合投资模型进行适当修正的基础上,将涉及较大维数的设计向量的约束优化问题变成低维的优化问题,形成了两个新的房地产组合投资的决策模型。新的模型对大规模房地产的组合投资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为了把握当今数字化时代媒介生态环境与广告传播的变革,运用尼尔·M·波兹曼(Neil M.Postman)提出的“媒介生态”理论与当前广告传播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认为以人为本的数字媒介生态正在形成,广告传播以此为背景,呈现出以人为本的娱乐化价值取向、定向多维传播模式和非线性创意思维的特征。  相似文献   
67.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工作路径和制度安排,是构建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机制的必然选择。在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高校应从目标、制度与要素出发,对政治性指标进行层次分析来设计课程思政切入点,从课程、教材、党支部三个关键因子出发不断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河北农业大学按照“学校整体设计—学院主体责任—党支部(教研室)主导—教师具体落实—教学督导和专家协同参与”的工作思路,做到把政策要求与学校实际、模范带动与全员跟进、经验传承与方式创新、精准设计与发散用力相结合,建立贯通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以及管理体系的工作体系。同时,注重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价值引领力量、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热情、示范带动效果的全方位评价,从而使课程思政建设达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8.
本文针对企业绩效评价中定性部分难以量化的问题 ,提出以调查问卷为手段 ,对评价指标及评价主体分别赋以权重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实现量化结果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9.
Within the literature on European integration there is a widespread assumption that Europe is in need of intensified and more effective supranational social policy cooperation. However, on the political level it is doubtful whether such measures are welcomed by the national electorates.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is issue empirically by asking whether there is public demand for promoting greater European welfare policy cooperation and what are the determinants of such a demand. The data source used is the Eurobarometer survey 2000. A number of hypotheses dealing with socio-structural differences, the effects of welfare regime types, the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and the role of identity will be scrutinised. Overal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t the attitudinal 'grass root' level there is no unequivocal support for a European welfare responsibility and that some fundamental cleavages are present. It is the regional and cultural aspects, especially, which turn out to be having an effect and to be influencing future political conflicts. A common European welfare arrangement, therefore, cannot be regarded as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the European Union is facing; rather it will raise new and severe problems of finding social and political support.  相似文献   
70.
文化全球化跨越了文化的边界,打破了文化表达方式的单一性,并日益成为诠释事物的文化场景。在这种场景之下,形成了趋同论、异质论与融合论三种不同的观点,它们就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展开争论。尽管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趋同论与异质论均带有文化西方化的含义,具有文化中心主义的色彩。而融合论超越了趋同论与异质论的矛盾之处,强调文化本土化的地位,认为文化在相遇之后可以相互借鉴。这种趋势代表着文化全球化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