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示例: 沙坡头地区,人工植被区,变化  检索词用空格隔开表示必须包含全部检索词,用“,”隔开表示只需满足任一检索词即可!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2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63篇
管理学   419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10篇
丛书文集   254篇
理论方法论   134篇
综合类   1659篇
社会学   328篇
统计学   4027篇
  2025年   19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404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1050篇
  2012年   516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问卷调查业已成为相对主流的调查研究方法之一,被众多行业调研机构者和学术研究人员所采用。在简要介绍了网络问卷调查的发展历史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之后,通过参与式观察,我们剖析了国内网络问卷调查中存在的两大问题,即数据质量和个人信息安全,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反思,针对这些问题,最后试图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以期推动网络问卷调查行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72.
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元宇宙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高新技术为基础,有效整合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资料,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数据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性生产要素,改变了生产要素的供应体系,能够提供海量可重复利用的资源,有利于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元宇宙的作用下,资源配置的时空阻隔效应被打破,供需实现精准预测和匹配,要素组合效率和生产效率实现质的飞跃,资源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数字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依托数字货币构建的去中心化交易支付系统以及区块链辅助构建的低信用成本、优质信用环境的平台,元宇宙为数字经济发展构建了便捷的支付方式、安全的交易环境、完善的信用体系与良好的竞合关系。在开源思维、共享理念、通证技术的支撑下催生出通证经济、开源经济和元宇宙经济等新兴数字经济业态,数字经济不断进行横向聚合和纵向延展性扩容。数字经济的边际成本逐渐变成沉没成本,在消费引导供给的模式下数字经济发展模式从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转变,其发展空间得到拓展,促进了数字经济的质变与量变。数据作为关键性生产要素渗透到数字经济的全行业和全产业链,既促进数字经济向智能化、高级化和众包化转型,又充分释放生产端和消费端之间的市场潜力,同时,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入挖掘,构建企业最佳生产路径,从而达到节能降耗、低碳绿色发展的目标,推动数字经济与元宇宙的深度融合。元宇宙赋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契合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高端制造、医疗健康、智慧农业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辟出新途径,为实现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目前,在元宇宙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两者融合不平衡不充分、核心技术和智能装备不足、重商业娱乐应用轻核心产业发展以及运用安全等问题,未来需要突破关键技术的短板,培育元宇宙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样板以及优势产业集群,向民生保障、国家战略产业、高端制造业等方面深入,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73.
大数据正以其对规律和趋势的分析预测功能,对人们生活和影视内容生产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数据化思维是贯穿当下影视生产创作的重要思维形态,延承的正是传统数据化思维的基本认知过程。大数据驱动下的互动参与生产模式主要体现在,借助于受众行为数据分析,可以对导演、故事、表演、影像、剪辑和声音等影视元素进行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或再生产。这些将推动影视内容生产在技术和观念上不断变革。  相似文献   
974.
基于2008~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对制造业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据基础制度建设通过战略赋能、人才赋能与管理赋能的机制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技术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所有制、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和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水平会对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对制造业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作用造成差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975.
针对随钻测井信号低传输速率特性,结合随钻声波测井时数据量大的实际,研究了波列数据实时在线压缩算法。在分析随钻声波测井信号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基线和波形相结合的分段压缩  相似文献   
976.
针对企业引入协同商务系统可能产生的与原有ERP系统数据不同步问题,研究2个系统集成的数据同步方式,该方式通过对源数据的监视、同步规则解析、目标数据转换、目标数据库更新实现了2个数据库之间的同步更新问题,避免了因不同步可能产生的重复输入以及数据混乱问题,为2系统真正的集成带来了可能。  相似文献   
977.
现实的权利不可能在法律文本中被完全界定,无论作为社会契约性质的法律抑或作为当事人之间交易性质的合同都存在空白、模糊甚至冲突之处,但在法律的执行和合同的履行中,最终会由不完全契约中拥有剩余控制权的一方(不仅仅是当事人)确定,因此权利的实现程度是由剩余控制权决定的。为降低数据流通的交易成本,《民法典》明确将数据权益作为民事权利的客体予以保护,但却选择性地搁置了对数据进一步确权的问题。当数据权益无法清晰界定或者清晰界定的成本过高,依据机制设计的要求,通过对数据流通过程中重要环节、关键辅助环节或主要运用场景中的剩余控制权进行合理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法定权利界定模糊的问题。由于决策信息成本的约束和政府激励手段的有限性,不可能通过正式制度将剩余控制权配置得完美无缺;而明确将某一剩余控制权配置给当事人、第三方专业机构等,依然是希望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一种配置。中国目前关于数据权益保护和促进数据流通的规则选择已经走向“责任规则+管制规则”的组合模式,可以运用诸如标准合同、企业数据保护信誉机制、技术标准、数据资产和数据侵权赔偿定价机制等,对某些重要的剩余控制权配置予以明确,以支撑相应法律规则的...  相似文献   
978.
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ICV)是无人驾驶技术的核心载体,产业链长,市场巨大,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汽车厂商和信息企业都纷纷投向ICV的研发与测试,部分ICV车型已进入量产阶段,新的概念车型也陆续提出。针对新型ICV的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从ICV智能化和网联化两个维度对ICV中涉及到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进一步从信息处理的感知层、决策层、控制层3个层次构建了ICV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体系结构。研究表明,车辆环境感知和通信技术技术涵盖自车状态和外部环境,短程通信技术(DSRC)、机器视觉和激光雷达技术是实现车辆环境信息采集功能完善的关键;车路协同系统涉及车—车通信、车—路通信、车—云通信,协同智能交通系统、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是车路协同技术的关键;驾驶辅助技术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车道偏离/避免系统、碰撞预警/避免系统等8个构成,这是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和有条件的自动驾驶3个智能化阶段中的关键;具有自主学习、自我决策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也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实现多种技术间的相互支撑与融合,克服关键技术协同障碍,才能实现ICV的市场推广与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979.
图表资料具有直观性、系统性及概括性的特点,在生物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980.
This paper develops a new methodology that makes use of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large dimensional panels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nonstationarity in the data. We refer to it as PANIC—Panel Analysis of Nonstationarity in Idiosyncratic and Common components. PANIC can detect whether the nonstationarity in a series is pervasive, or variable‐specific, or both. It can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independent stochastic trends driving the common factors. PANIC also permits valid pooling of individual statistics and thus panel tests can be constructed.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PANIC is that it tests the unobserved components of the data instead of the observed series. The key to PANIC is consistent estimation of the space spanned by the unobserved common factors and the idiosyncratic errors without knowing a priori whether these are stationary or integrated processes. We provide a rigorous theory for estimation and inference and show that the tests have good finite sample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